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首先发现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的是谁?
19世纪,法国人巴斯德发现葡萄汁变成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2.果酒、果醋具有哪些功效?
⑴.果酒和果醋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效;
⑵.浓度较高的果醋可用于烹调;
⑶.浓度较低的果醋是一种新兴的饮料。
3.果酒的制作原理
⑴.制作果酒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
⑵.酵母菌具有哪些特点?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②.酵母菌的最适宜繁殖温度为20℃左右。
③.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
C6H12O6 + 6O2 +
6H2O → 6CO2 + 12H2O
+ 能量
④.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
C6H12O6
→ 2CO2 +
2C2H5OH + 能量
⑶.制作果酒的温度条件是什么?
是18~25℃
⑷.制作葡萄酒时,是否需要添加酵母菌?
一般不需要(也可以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或者干酵母)。
制作葡萄酒主要是利用附着在葡萄上的野生酵母菌。
⑸.红葡萄酒的红色是怎样产生的?
红葡萄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红色色素,在发酵过程中,进入发酵液,呈鲜红色。
⑹.制作葡萄酒时,是否需要对原料进行高温灭菌以消除杂菌污染?
通常不需要。原因有二:
一是高温灭菌尽管可以杀灭杂菌,消除杂菌污染,但同时也会杀死野生酵母菌,不利于发酵;
二是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发酵液中因为酒精的浓度逐渐升高,酸性逐渐
增强,酵母菌能大量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因不能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⑺.发酵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不再产生气泡(CO2)
⑻.产生的果酒相对混浊的原因是什么?
含有纤维素和果胶。
4.果醋的制作原理
⑴.制作果醋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成醋酸,或将乙醇(酒精)转化为醋酸;
⑵.醋酸菌具有哪些特点?
①.酵母菌是好氧细菌,空气中存在醋酸菌,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不能生存。
②.醋酸菌的最适宜繁殖温度为30~35℃。
③.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醋酸。反应式如下:
C6H12O6 +
O2→2CH3COOH +2CO2 +
2H2O
④.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乙醇(酒精)转变成乙醛再转变为醋酸。反应式如下:
2C2H5OH
+O2 →
2CH3CHO(乙醛)+ 2H2O
2CH3COOH(乙醛)+ O2
→2CH3COOH(醋酸)
5.写出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冲洗 → 榨汁 →
酒精发酵 → 醋酸发酵
↓
↓
果酒
果醋
6.实验设计操作提示
⑴.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应注意什么?)
①.应选择新鲜的葡萄;
②.榨汁前应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旁栏思考: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提示:应“先冲洗,后去枝梗”,否则果肉易受杂菌污染。
⑵.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应该注意什么?)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装入葡萄汁后,密封充气口。
旁栏思考: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等。
⑶.控制好发酵条件(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
②.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
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发酵过程会产热,是发酵液温度上升。)
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
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控。
③.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
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发酵过程会产热,是发酵液温度上升。)
时间控制在7~8d左右;
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旁栏思考:制作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将温度控制在30~35℃?
旁栏思考: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艺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7.如何检测发酵液中酒精的产生?
⑴.原理: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⑵.方法:
第一步:取2mL发酵液加入试管,再滴入无质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摇匀;
第二步: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震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归纳总结:
比较
|
果酒制作
|
果醋制作
|
原理
|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
|
醋酸菌O2和糖源充足,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O2充足糖源缺乏,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醋酸;
|
反应式
|
C6H12O6
→ 2CO2 +
2C2H5OH + 能量
|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2C2H5OH +O2 →
2CH3CHO+ 2H2O
2CH3COOH+ O2
→2CH3COOH
|
温度
|
18~25℃
|
30~35℃
|
氧气
|
前期需要,后期不需要;
|
充足
|
PH
|
4.0~5.8
|
5.4~6.3
|
发酵时间
|
10~12d
|
7~8d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