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资料教育 |
3.2、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⑴、什么是稳态?
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⑵、稳态有哪些具体表现?
表现在PH、温度、渗透压、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方面。
⑶、举例说明什么是缓冲物质?
缓冲物质: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
特点: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如:H2CO3 / NaHCO3
作用原理:
若内环境酸性增强(中和酸性物质)时,如:
└→ CO2 + H2O
若内环境碱性增强(中和碱性物质)时,如:NaCO3 + H2CO3 → NaHCO3 (如果过多,则由肾脏排出多余的部分。)
PH值稳定的意义:保证酶能正常发挥其活性,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顺利进行。
⑷、稳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血钙、磷含量降低会影响骨自主的钙化,导致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软骨病。
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