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力报》——尚德下一站:绿色

(2009-08-05 19:59:58)
标签:

光伏发电

光伏企业

储能技术

施正荣

中国

文化

分类: 尚德新闻

《中国电力报》——尚德下一站:绿色

《中国电力报》记者路晓冰在“2009绿色尚德主题笔会”上

 

记者手记

半年内,记者两次来到尚德。

第一次恰逢地球停电一小时,他们用一场别开生面的低碳大PARTY告诉人们:停电了,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次,施正荣向媒体讲述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应该像太湖一样美”之理想。

巧合的是,两次都与“绿色”有关。

坐在亚洲最大的光伏大楼里,感受“绿电”带来的光明,聆听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讲诉绿色能源的故事,很惬意。

也许光伏技术还不完善,还有升级空间,但这丝毫不影响尚德追逐阳光的决心。这是中国企业的幸事,更是中国光伏事业的希望。

 

7月10日,被阳光紧紧包裹的光伏大楼里,尚德电力CEO施正荣,调整了一下坐姿后告诉记者:我们企业发展的动机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彻底的解决方案。

一家光伏企业为何要为人类发展提供“彻底”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要建立一整套的绿色理念、绿色技术、绿色社会责任、绿色文化以及绿色慈善,让地球充满绿色。”

8年前,作为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尚德电力走得顺风顺水,因其出色的市场业绩,直线飚升的股票,吸引了众多的“追光”企业,尤其是江苏省境内,似乎一夜之间冒出十几家光伏企业。

的确,借助于历史的机遇,这些企业曾经过上了一段无限风光的日子。然而,经济危机的爆发,让这个曾经“两头”在外的产业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如果说过去的7、8年,我们公司取得了一定的辉煌,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所做的事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彻底解决方案),必须以这种使命感发展我们的公司。”施正荣郑重地向全体尚德员工提出了新要求。

 

大型储能技术浮出水面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其中4800年时间,我们的祖先用的却是可再生能源,只是近一二百年来,才开始使用化石燃料。这既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也是环境污染的开始。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开始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它因清洁、环保成为世界各国的“绿色新政”。奥巴马一上台,便出台新能源政策,接着又打出建设智能电网之牌。

尽管如此,光伏发电依然离不开“电”做驱动,没有火力发电做先导,光伏产品便无从生产。另外,光伏只能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发电,而到了夜晚却无法工作。如何破解这一瓶颈,成为很多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尚德技术专家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研究太阳能大型储能技术,估计十年后,这项技术就会得到突破。”到那时,不仅太阳能上网电价远远低于1元/千瓦时,而且也为大规模推广光伏发电带来可能。

“试想,建设一座核电站少说也要十年时间,而十年后,我们的大型储能技术也会被解决。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不是问题,技术也不是问题,那么还建核电站干嘛?”施正荣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今年初,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来到尚德总部无锡,施正荣与之进行了3个小时的交谈。据悉,双方就太阳能上网会不会对电网造成影响、光伏发电的几个发展阶段等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施正荣更是大胆提出,“如果在额尔多斯、新疆、山西等煤炭集中的地方,建立光伏电站,然后再在其附近建立煤电基地;那么,白天用太阳能发电,晚上靠燃煤发电,形成混合发电模式,也能节省一半的煤炭资源。”对此,刘振亚显示了极大兴趣,认为“太阳能上网电价如果降到0.8元-0.9元/千瓦时,建设混合型电站是可以考虑的。”

 

西部或将成为光伏主场

新能源热潮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圈地”搞光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目前圈地已近2000兆瓦。这个数字对于风电来说很小,对于火电来说更是不值得一提,但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却是非常可观的。

要知道,近年来,我国光伏产能加起来总共也不过几百兆瓦,而国家刚刚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2009年-2011年三年间光伏项目不超过3000兆瓦。

可见,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发电集团也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光伏领域,这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即将大发展的契机。对于光伏企业来说更是一种新的挑战,如果发电集团集中精力投资建电站,而光伏企业集中精力研发产品,双方之间会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更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

那么把光伏电站建在哪里更科学、合理?有专家给出答案:电站肯定要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西部地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那里阳光充足,终年少降水,如果建电站,既能采集充分的阳光发电,又可避免过多水分蒸发,利于放牧,是一种循环经济,同时还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可谓绿色GDP。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尚德更是为进军西部做足了功课,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光伏实验室,还专门成立了研发团队,作为企业家、科学家的施正荣是该团队的核心领袖,他们每月都与上游合作企业进行会面、沟通,探讨光伏技术。

另外,尚德还以其高超的技术和技艺承担了上海世博会中国场馆的建设。

“我们是做制造的,只要把制造做强,不管哪个电力公司都会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精力就要放在下游,做精做强这个产业链。因为我们对各种光伏技术都非常了解,这是我们的优势。”施正荣道出了其“按既定方针办”的思路。

事实上,尚德的技术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它不仅是国内光伏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而且还为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据悉,尚德又将投入1000万美元进行纳米技术硅的研发,目前已经在实验室中研制出了纳米硅,等待产业化。而此前推出的“冥王星”技术在实验室的转换率为25%,如果把此项纳米技术融进去的话,转换率至少可以提高到35%,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上网电价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可以说,中国光伏在2009年正式进入了“元年”。

这一年,我国疾风骤雨地出台了一系列绿色能源政策。3月份,财政部连续出台两个文件(128号、129号)推进太阳能示范项目,补贴标准高达20元/瓦,对于有屋顶与墙面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补贴标准则不超过15元/瓦。在这种状况下,尚德已申请179兆瓦,江苏计划300兆瓦,全国范围则超过500兆瓦。

紧接着5月份,国家又提出了金太阳工程。而据有关人员透露,光伏补贴政策也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进入7月份,财政部和建设部又联合发文(305、306号),以推进全国可再生能源进入示范城市进程,文件中提出,给予示范城市补贴5000万-8000万元/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的确是个小钱,但对于行业来说,却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在推动新能源政策落实的同时,也将加速绿色城市建设步伐。

然而对于企业来讲,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上网电价的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光照时间不同,光伏发电成本也存在较大差别。比如西部地区由于阳光充足,发电成本在1.2元-1.5元/千瓦时,而东部地区则在2元-2.5元/千瓦时。如果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参照国外(德国)一些成熟做法,比如不再限制上网电价的上限,给出一个递减的补贴政策,以刺激企业降低自身成本;对社会公益领域进行财政一次性补贴;减少企业税收;鼓励、扶持新技术开发;拓展融资渠道,等等,这些必将带来光伏领域的更大发展。

目前,我国光伏大省江苏已经出台了新能源振兴发展规划,计划未来3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400兆瓦,其中无锡市100兆瓦。另外上海、南京、浙江、甘肃等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新一波光伏热潮已经袭来。与此同时,中国的光伏技术有的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制造水平跟国外相比也毫不逊色。“如果我们再没有竞争力的话,肯定是犯了极大的错误,或者是极低级的错误。”施正荣如此表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谁将胜出?“绿色能源”或将成为争夺焦点。

文/《中国电力报》路晓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