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评说尚德电力

(2008-12-06 00:40:24)
标签:

财经

分类: 尚德新闻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评说尚德电力

 

2008年,郎咸平如何以尚德为例,说明太阳能发电产业的?——

中国尚德电力成立于2001年,创办人为施正荣。他通过全资拥有的澳大利亚公司Power Solar System Pty.Ltd.出资40万美元,加上作价160万美元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联合无锡政府8家国有企业出资600万美元,共800万美元简历无锡尚德。初期尚德电力的公司架构如图:

 

施正荣

100%

Power Solar System Pty.Ltd.                   国企

25%                                           75%

                      无锡尚德

 

到了2004年,由于受惠于德国太阳能发电市场的急速发展,尚德在该年的净利润为1980万美元。为了筹组更多的资金,施正荣开始准备引进外资。

施正荣仅仅化了一年的时间,于2005年把尚德变成一家全外资的公司,而通过他另外一家全资拥有的公司D&M Technology持有54.14%的无锡尚德股权。到了2005年,尚德的公司架构有了变化。

 

百万电力      D&M Technology         外资

18.05%        54.14%                 27.81%

              尚德控股

              100%

              尚德BVI

              无锡尚德

 

2005年12月14日,尚德控股向公众出售2000万新股和638万旧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上市,每股发行价为15美元。按公司上市首日收市价(每股21.2美元)计算,施正荣拥有尚德46.8%的股价,价值超过14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今,尚德电力已是一家市值超过100亿的超级企业。这正是因为它能抓紧机遇,配合有效的IPD与ISC管理。

尚德意识到提高技术把太阳能发电融入生活的重要性,所以自2001年公司成立开始,尚德便集中资源增加太阳能电池效率。例如:开发硅手指、开发"PLUTO"技术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18%-19%,可望在2008年达到20%。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6年,以单晶硅及多晶硅为主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它们的平均转换率也分别是15%-18%和14%而已!除此之外,尚德已开始研发自己的薄膜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发展薄膜技术,正是太阳能发电产业里整合生产开发的要旨。

在技术的层面上,尚德走的路与日本夏普及德国Q-Cells有点不同:夏普着重消费者的要求,它的技术发展集中于“可用性”(usability);Q-Cells把资源放在掌握不同的薄膜技术等等。而尚德则主要从硅片太阳能电池的设计着手:例如上文提及的硅手指技术。尚德把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用量保持不变,但吧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加以改变,使传统金属导电带的遮光问题减少,从而提高效能。可以说在IPD的发展上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方法,但目标都是一致的。

在ISC方面,为集中资金竞购硅材料,尚德尽量利用国内低廉人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科研。同时,尚德与不同的上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例如与LDK签约10年,LDK每年都向尚德提供硅片),借此利用资金优势打败对手抢购原料。

除了稳定原材料,扩充产能,尚德还懂得好好利用政府推动太阳能发电政策:例如通过享受旧金山政府提供的优惠,在北美洲设立了桥头堡,打入加州太阳能发电市场。

最后通过多项代表性工程,例如:为地球海拔最高的哨所——查果拉哨所成功供电,又提供技术为奥运圣火珠峰驿站的落成供电,改建中国无锡机场屋顶太阳能离网项目及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尚德希望通过参与不同的建设,改变人们观念,拉近人们与太阳能发电的距离。

尚德从稳定硅材料的供应,短时间扩充太阳能电池的产能,以至抓紧利用不同政府推动太阳能的政策,最后到处向大众推广太阳能发电的好处以拓展销售渠道。这些都与我们所提出太阳能发电产业的ISC不谋而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