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壳牌可持续发展报告

(2008-11-05 19:2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CSR报告

一、报告介绍

壳牌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自身业务的需要,自1998年开始编制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于1999年开始了壳牌(中国)可持续报告的编制工作。1999年,壳牌在中国发布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中国国内第一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迄今为止,壳牌中国已在中国独立发布9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二、报告的框架

报告可分为五个方面:本年度壳牌公司在中国的业务表现;在健康、安全、环境上的表现;公司的社会表现;该年度所做的具体的项目报告;第三方或利益相关方的评价等。具体论述了公司应对能源挑战和气候变化方面对策;报告了在满足严苛的标准方面的进展,以及对商业信誉和道德规范、人权问题、生物多样性、地区安全和发展问题的预期;讨论了壳牌为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所做的努力。每年报告的结构相差不大,一般采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角模式进行编写。

 

三、报告解读

1、对象定位为中国公众

很多跨国公司都是将其在全球发布的可持续报告译成中文版,就算是在中国发布了报告。与这些公司相比,壳牌中国独立发布了面向中国公众的报告,走在了别人的前面,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壳牌中国首先是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企业公民,心里“装”的是中国的社会成员。

2、把可持续发展看作是商业原则之一

 壳牌公司内部有一个《壳牌商业原则》,在全球壳牌公司的分支机构中通行,其中明确规定了可持续发展是壳牌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壳牌公司的价值观中有这么一条:“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之间取得平衡,在短期需要和长期需要之间取得平衡,所有壳牌公司的计划都必须以此为基础。”在壳牌公司看来,追求利润与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人们往往将可持续发展看作一种道德责任,认为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拿出一部分利润尽社会义务,可持续发展在利润“之外”。而壳牌公司则将可持续发展看成一个商业原则,这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是创造利润的前提,利润在可持续发展“之内”。 

3、注重报告呈现方式的平衡性
 报告中的主席致辞部分提到“本报告力图平衡而合理地呈现壳牌中国在业务、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业绩”,实际上,该报告也做到了。业务部分内容在整个报告中占了10页,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占了5页,后面社会表现方面占了6页,总的来说,是相对平衡的。

4、注重实施项目的环境和社会评估
 壳牌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和程序控制方面有自己的办法。企业做项目肯定是要赚钱的,但是一个项目在壳牌公司要想获得通过,必须过两道关:第一关是环境影响评估;第二关是社会影响评估,比如当地村民搬迁后的出路问题,这一过程是否公平公正,补偿是否合理,搬迁后村民的生计是否有问题,等等。这些评估首先由公司内部的专家进行审核,然后由公司外部的独立专家和中立机构的专家进行审核,出具独立的报告。

5、报告的不足

报告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报喜不报忧”。关心壳牌中国的人们最期待的是想看其在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但报告中并没有就此披露更多的信息,甚至避而不谈。在报告中的业务表现部分,壳牌中国介绍了很多在国内的合资、兼并项目,但是,在并购过程中,壳牌中国是否遵循公平竞争的手段拿到这些项目,报告也没有加以披露。此外,壳牌中国对过去一年在业务等方面是否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解决的,或者是与哪些力量合作应对的,在报告中都只字未提。

 

附:2005年壳牌可持续发展报告。请参考
http://www-static.shell.com/static/china-cn/downloads/news_and_library/2005_SD_Report_Ch.pdf

 

资讯助理:差异策划机构小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