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警告:光伏的“冬天”很快就会到来!

标签:
文化 |
韩庆华(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左)
10月17日,“2008中国(无锡)光伏技术创新论坛”在无锡锡州花园饭店举行。
刚刚从美国回来的施正荣博士与会并发出警告:光伏的“冬天”很快就会到来!
寒流的预报者,来自一个更寒冷的“冬天”。世界五大投行无一幸免: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9月15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9月21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申请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获美联储批准。
想象当今环境,满目的美国了。虽然中国光伏刚刚到了十月份,“冬天”却已来临。
施正荣博士预测:2009年,光伏组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已成定局。
中国工程院闻立时院士提供的数据表明,2007年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是4GW,而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1088MW,占1/4强。超过了日本(920MW)和欧洲(1062MW),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光伏刚刚跑了一个团体冠军,刚刚为未来跑出一个起跑线,迎面就是一阵冷空气。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怎样度过困难,使得光伏产业能够继续长足地发展?
光伏产业领袖施正荣博士的战略思路是:“要使中国光伏产业度过这个冬天,走向更广泛的明天,我们必须在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方面下大功夫,才能让中国制造在新能源行业真正走在世界前列。”
优秀中国企业家任正非也是“冬天”来了的最早的预见者。他在《华为的冬天》中说:“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任正非在过去的八年里,共计发过三次“过冬”预报。第一次是2001年。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第二次是2004年,任正非再叫喊,华为要注意冬天。第三次,最近。任正非宣称: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这一喊,叫醒的恰恰是华为的春天。在过去的八年里,华为的收入从152亿元人民币到125.6亿美元,春意盎然啊。
在一般意义的冬天,个子高大者,生命力似乎顽强,但暴露面积大,需要遮盖御寒的相对面积也大,如果“棉衣”准备不足,受冻面积也将最大。
让我们满怀信心的是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冬天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现在,中国光伏产业需要怎样的大些的“棉衣”,才能遮盖住占全球1/4强的体量?谁可以熬到春天?
我们期待。
照片拍摄:差异策划机构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