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稀罕的形式与稀缺的思想

标签:
奥运会开幕式娱乐 |
分类: 咖啡与茶 |
一场广场艺术因为8月8日而成为全球艺术。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场的姚明们,后场的张艺谋们,在现场看台上的施正荣们,均成为这场show艺术的一部分。客观地说,张艺谋没有丢中国创意人的丑。
想象张艺谋们怎么想——看客到北京想看点什么?布什一家当然不想从纽约飞到北京看到另一个纽约。张艺谋向地球徐徐展现泱泱大国的中国文明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海洋和黄土地上的丝绸之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回味张艺谋们怎么做——
1、北京大戏的画轴舒舒展开,为整个开幕式定了中国文化的位,也为全球这个被反复转播的夜晚定了中国气质的位。创意形式太灵了。
2、演绎活字印刷的人们,尤其是拼出一“和”字。创意形式太棒了。
3、划桨的人们,让人想起古戏中出行宫女们的巨大宫扇。表达海上丝绸之路,创意形式太好了。
4、飞天一般奔跑的李宁,很棒,很逼真。
5、“火药”的晚辈“礼花”长脚后的走向。
还有其他好多可圈可点的创意形式,稀罕。
以上表现形式饱满,层次清晰,承载几个中国文化,我觉得十足了。但很快就让我想起张艺谋的曾经精美的影片。在张导的过瘾的外衣下,总嫌不足。已经是8月9日的夜晚了,我们一起帮助中国创意人找找问题:
我以为,在中国找一个画面唯美的大师不难。比如,陈逸飞大师的唯美。他的绝唱《理发师》中著名的论调:要拍些陌生感的镜头,我收益良多。
中国作品稀缺的不是唯美,稀缺的是稀罕的思想,并以稀罕的形式展示。
以稀罕的创意形式表达稀缺的思想,和以稀缺的创意表达稀罕的思想,一样都是糟蹋天赋才华。
玩味传世之作,当是以上词汇的另一种可能的组合。
假如没有杰出的创意阐释耐人寻味的思想,假如没有稀罕的形式表达稀罕的思想,也就没有了中国的创意产业在明天全球的地位。
四大发明已经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泛黄,怎么有新意?我认为,需要从四大发明本身重新理解,并打磨,重新寻找角度。
否则,在古人的技术发明中寻找到稀罕的思想,确实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