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文学社概况(一)
(2008-09-16 19:21:04)
标签:
九歌文学社聊城大学社员校园文学精神家园文化 |
一、
文学社取九歌之名,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在于“涵养文学气质,宏放浪漫精神”,在于面向当代社会,面向当代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发现生活的真理,发现真善美。九歌,是奉献给年轻人的心歌,是聊城大学校园文学的鲜活血液。九歌文学社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文学新人”为目标,期望通过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为校园文学的发展、校园文学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歌文学社坚持以一个高层——校园文学研究会为指导力量。聊城大学校园文学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是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学和校园文化的发展,由文学院、校团委、聊城大学报社、校工会、东昌学院等部分青年教师发起的,旨在通过青年教师群体自身的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借助九歌文学社这一社团组织,对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学生进行直接指导,从而促进我校校园文学和校园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社团活动、栖凤林文化论坛、寂寞百合文学网(http://jiuge.lcu.edu.cn)是九歌文学社三大阵地,立足于为文学爱好者提供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精神家园,旨在团结更广泛的文学爱好者,发现、培养更优秀的文学新人、创意、组织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促进社员和广大同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九歌文学社由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这给予组织者更自由且广阔的发挥空间。在校园文学研究会的指导下,以三大阵地为依托,文学社的组织者们注重发展与创新,贡献各自的智慧,有思路地发展文学社,使之能够坚定不移,鲜活如初。
二、
九歌文学社通过出版《九歌》报、《九歌》杂志、《读书》报,为聊大学子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关注校园文学文化建设。而寂寞百合文学网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平台,有助于在写作方面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聊大论坛(风华正茂http://bbs.lcu.edu.cn)九歌文学社分论坛方便了社员内部交流,也成为文学社接受外界监督,吸取各方面意见的重要通道。
九歌文学社作为聊城大学校级优秀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1、九歌文学社每学年出版两期报纸,报纸内容主要为九歌社员的原创文章。报纸从征集文章、筛选稿件、点评稿件、编辑排版和寻求赞助等工作环节由九歌文学社各部处合作完成。九歌社报同样接收广大同学的优秀稿件,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保证每份报纸的质量。
《九歌》杂志每学年出版一次,刊登学年内历次征文的优秀文章。2008年新年出版了第一期剧本专刊,内容由一年一度的“谁比谁原创”剧本大赛的获奖作品组成。
2、九歌文学社定期在学校范围内举办征文活动,给予获奖作者一定的奖励,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征文活动除了挑选具有启发性的话题以外,还注意联系实际。如07重阳节来临之时举办“九九话诗”诗歌征集比赛,08年举办为陈春龙烈士献诗活动,以及以十七大关键词之一“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科技学术节征文活动。
征文虽然是一项常规活动,但的确意义重大,在对学生思想引导、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学社在校园文学研究会的指导下谨慎地举办每一次征文,通过征文活动达到对学生普遍教育的作用。而且,许多学生在一次次征文中脱颖而出,写作特长得到公众承认,这极大地增强了其创作地勇气和信心,壮大了校园文学创作团队。
文学社也多次在校内承办全国征文活动,并带领社员积极参加“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和全国作文新奥赛等写作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写作杯大赛中有8人获奖,06年度有17人获奖,07年度有25人次获奖。
3、“栖凤林文化驿站”是九歌文学社重要的文化阵地,地点为聊城大学西校区栖凤林。九歌社员定期在这里举行朗诵会、文学文化论坛、文化节目演出、书法作品展示等活动,他们或发挥特长、或锻炼能力,或交流思想,栖凤林便成为他们自己的精彩的文化天地。
“栖凤林文化驿站”品牌源于文学院,现已得到学校团委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网站也给予了一定的报道。在美丽的栖凤林,九歌文学社一定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她的文化气息和文学精神感染更多的聊大学子。
4、举办文学讲堂和文学交流会是九歌文学社的特色活动,文学社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办文学讲堂讲座,对社员进行培训、指导并和社员开展交流活动。社员们也有机会走出去与其他文学组织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
2008年夏,九歌骨干成员前往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聊城市作家协会),与作家们交流聊城市历史名人、历史文化遗产等相关话题。活动加深了社员对聊城文化的理解,也密切了文学社与作家协会的联系。
5、校园文学研究会、寂寞百合网站每月开展聊城大学优秀原创文学作品评选表彰,年末或次年春天举行聊城大学九歌文学奖评选表彰会。颁奖结束后获奖选手与同学们进行热烈的交流。
表彰会也是聊大的“文人墨客”们聚会的日子,有的在网站上互赏美文,交情颇深,却未曾谋面。只有在这个时刻见得真人面,这一聊便总是忘记了时间。
6、九歌文学社重视社员的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积累下的成果影响更多的人。
2005年暑假,带领社员赴山东临清、淄博等地进行文化采风,创作作品10余万字,结集出版《行走的文学与思考的文士》一书。2008年暑假社会实践中,九歌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们服务城市景点、街道及社区,为市民们送上水城文化,以自己拍摄、创作的诗配画作品为江北水城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得到了多家媒体报道。文学社成员乐意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主要有“繁森希望小学”义务支教服务活动,“爱心摇篮”助学、中国麦田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