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桑恒昌先生短诗赏析(二十四首)

(2014-03-03 23:04:15)
标签:

桑恒昌先生短诗赏析

诗歌/桑恒昌

点评/明杰

文化

桑恒昌先生短诗赏析(二十四首)
桑恒昌先生短诗赏析(二十四首)

诗歌/桑恒昌   点评/明杰

 

 

1、发愿

 

  诗歌/桑恒昌

 

吐全部精华

织一枚诗茧

作着

羽化的弥天大梦

 

直到某个时刻

喊一声

地球,你停一停

我要下车

 

点评/明杰:桑恒昌先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在诗人们的聚会上被广为吟诵,这首《发愿》就是一例。桑恒昌先生的这首诗歌恰似很好的诠释了CCTV上的一个白酒品牌的广告“中国梦,梦之蓝”,使每个人都将“现实”与“梦想”联系在了一起。其实,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何尝不是一条作茧自缚的桑蚕,无论梦境多么美丽,也不过是过往烟云、稍纵即逝。发愿也是警语:常发愿、莫执迷,时自省、勿沉沦。

 

 

2、雕刻佛像

 

  诗歌/桑恒昌

 

先把心里

那尊佛

嵌进石头

 

再从石头深处

请出来

 

点评/明杰:这首《雕刻佛像》,桑恒昌先生运用逆向思维的写作手法,将一尊佛的前世今生阐述的生动无比。毫无疑问,这样一尊佛的面世,才具有生命力,亦是灵光无比。也许这尊佛还会被所谓的高德大僧开光,但似乎一切都是多余。阿弥陀佛、普度众生。每一个诗人都应该有着从“心里”出发,从“深处”着手的写作理念,如此,即使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也不失为一个大写的诗人。

 

 

3、鹭鸶

 

  诗歌/桑恒昌

 

虚迷着双眼

享受

用一只爪子

平衡地球的快感

 

点评/明杰:感谢桑恒昌先生,他的这首叫做《鹭鸶》的诗歌,勾起了我深深的童年记忆。在我的故乡沂蒙山区,纵横交错的湖泊、河流、湿地、峡谷之中,到处呈现着鹭鸶的身影,它们忙碌操劳,从日出到日落无休无止。在邻村的一个世代相传的书画之家中,祖孙三代都是以画这种鸟儿名闻遐迩。年少时光总是让人留恋,此时此刻,仿佛一幅画卷又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为了练就好水性,儿时的我经常泡在村子后面的那条小涑河中,陪伴我潜渡小河两岸的就是这种身姿优美、叫声清脆的鸟儿。曾经无数次与一只又一只的鹭鸶擦肩而过,也曾经在梦中与一只又一只的鹭鸶相拥倾诉。只是时光荏苒,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次与一只又一只的鹭鸶在故乡的小涑河中重逢、嬉戏。就在今夜,学着鹭鸶的鸣叫声吹一曲口哨,欣赏着卧室墙上的一幅于源春先生的《荷塘情趣》国画,暂时用以寄托思乡的心境吧……

 

 

4、

 

  诗歌/桑恒昌

 

如蝉之蜕变

蚕之休眠

灵魂

打了个呵欠

 

唯有心,在

反刍人生的况味

像碾子一样咀嚼

像磨一样吞咽

 

点评/明杰:人的一生, 几乎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中度过的,桑恒昌先生形象而深刻的将“睡”的境界在这首诗中做了淋漓尽致的艺术处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意象扑面而来。“蝉”、“蚕”、“碾子”、“磨”,这些耳熟能详的事物接踵而至,“灵魂”、“哈欠”、“反刍”、“咀嚼”,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张力,让人一读再读,不忍释卷;让人思索中回味,体验中领会;让人欲罢不能,浮想联翩!

 

 

5、赠友人

 

  诗歌/桑恒昌

 

父母给生命

一个

小小的幼芽

 

上帝给世界

一个

大大的毛坯

 

点评/明杰:不知道桑恒昌先生的这首《赠友人》是写给谁的,但我猜测,这个人一定与桑恒昌先生有着情深意长、惺惺相惜关系的。简洁、明快的诗境呈现出了不可遏止的想象空间。今夜,当这首诗歌在我眼前出现时,我想到了另一位下肢瘫痪的诗人的诗作:小的时候/我总是相信自己能拯救这个世界/长大了才知道/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人,从生到死有多远?情,从无到有有多远?这是一首不可复制的佳作,在带给人无限遐思的同时,也引发了无限的忧伤。

 

 

6、鱼化石

 

  诗歌/桑恒昌

 

海已枯

石未烂

 

你在它的掌心

捧了两亿多年

 

鱼呵

可以瞑目了

 

点评/明杰:严格意义上来说,《鱼化石》这种题材是让大多数诗人望而却步的,因为从古到今,数不清有多少诗人、作家、仁人、志士写过了。熟悉桑恒昌先生的人都知道,大千世界上的所有题材,桑恒昌先生都是可以拿来入诗的,因为他总是有一颗善于观察、另辟蹊径的诗心。该诗巧妙的从“海枯石烂”入手,进行反向思维,作了“海已枯/石未烂”的追究、延伸,让读者眼前一亮,仿佛思绪也随着这块“鱼化石”进行了复古。

 

 

7、水墨丹青

 

  诗歌/桑恒昌

 

羊毫一点

惊醒大片黑夜

 

砚池里飞出

修炼经年的玄鸟

 

点评/明杰:一个诗人的岁月总是伴随着水墨的年轮,桑恒昌先生也不例外,一个“水墨丹青”的世界总是会带给一个诗人无尽的想象空间。一读、一观、一思、一悟,桑恒昌先生从一片水墨丹青里修炼出的那只玄鸟也许已经远去,但漫漫长夜里,还有多少诗人在冥思苦想就不得而知了。一首好的诗歌,总是将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诗句的丰富与意向的飞跃成就了这首《水墨丹青》。

 

 

8、擢发

 

  诗歌/桑恒昌

 

擢一根黑发

藏诸诗页之中

 

免得它

随着红尘变白

 

点评/明杰:在滚滚红尘之中,有多少擢发难数,就有多少铁肩道义,而桑恒昌先生只“擢一根黑发/藏诸诗页之中”。从诗中我窥视到了桑恒昌先生的不凡睿智,至于这根“黑发”是不是“一成不变”,都已不再是一个诗人、读者细加考量的话题了。诗人不是物理学家,只要读者随着自己的一颗心去读诗、品诗就够了。在该诗中,桑恒昌先生融合“黑、白、红”于一体,带给了读者视觉的盛宴、感官的时空。

 

 

9、日全食(一)

 

  诗歌/桑恒昌

 

仰望长空

惊呼一声

谁提走了

我们祖传的灯笼

 

点评/明杰:漫漫人生路,只要机缘巧合,也许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一次,或者几次,乃至无数次“日全食”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岁月磨损不了真情,坎坷也不能阻挡爱恋,我天生是一个自然景观的爱好者,因为姓氏的使然,我对“日全食”情有独钟,且无数次亲眼目睹了它的到来和离去,但遗憾的是在我近千首的诗歌作品中,还没有“它”的身影。桑恒昌先生一声惊呼,就将“我们祖传的灯笼提走了,可“它”分明是我家的啊!

 

 

10、日全食(三)

 

  诗歌/桑恒昌

 

太阳

也成了蒙面大盗

竟然盗取

自己的光芒

 

点评/明杰:小时候看“日全食”时,就隐隐约约感觉到“太阳”像个小偷。在这里,桑恒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太阳”更甚于小偷,原来是个“蒙面大盗”,只不过盗取的是“自己的光芒”。哦,人家的家事,不管也罢,但我从这首诗里感知到了桑恒昌先生做为一个诗人的忧患意识,从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国家,即使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也不能说盗取就“盗取”啊!一首带给人启迪的好诗歌,不仅仅要有构思、情感、意象和张力呈现,最难能可贵的还要有能带给人反思、回味、张扬和忧患意识。

 

11、阳关吟

 

  诗歌/桑恒昌

 

想去阳关

又怕去阳关

莫非阳关——

一半阳间

一半阴间

 

到了阳关

还想念阳关

原来阳关——

一半昨天

一半今天

 

点评/明杰:昨天、今天和明天, 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三天,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就是一生一世。从诗人马启代先生交给我这个桑恒昌先生短诗赏析》的命题伊始,我的承诺是三天写出,但从我复读桑恒昌先生数以千计的诗歌作品,以及马启代先生的《桑恒昌论》,到现在我已经用了整整十三天的时间。作为一个诗人、编者的我,时常惊叹于桑恒昌先生的奇思妙想,以及他诗中时不时就出现的绝句、妙词、佳语。这首《阳关吟》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它浓缩了时间的概念,将一曲千古绝唱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空留下“吟”音绕梁……

 

 

12、夕阳(二)

 

  诗歌/桑恒昌

 

披一袭火的袈裟

在青海湖畔

默念

那六字真言

 

点评/明杰:身临其境,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桑恒昌先生去青海湖畔参加“国际诗歌节”,夕阳的余辉照在他的满头白发上,阳光幻化成一副火红的袈裟披洒在他那并不高大的身躯上,他的身影却在青海湖畔逐渐伟岸无比起来,直至天际,让我这个离他千里之外的人稍微仰视,即可与他目光交际……在很多次与桑恒昌先生的聚会上,我多次亲耳聆听过他诵读“六字真言”的神态:目无旁视、语速平缓,手偎胸边、心跳跃然。我知道,桑恒昌先生的记忆是卓然超群的,我更深知,桑恒昌先生的诗歌就是他心灵的痕迹、生命的价值。

 

13、戈壁葬礼

 

  诗歌/桑恒昌

 

耗干最后一滴精血

吐净灼疼肺腑的空气

大山一样

倒在戈壁

 

无泪可抹的天

举起白色的挽幛

为野骆驼

举行葬礼

 

点评/明杰:谁没有过亲眼目睹过亲朋挚友的离世?谁没有亲身经历过亲朋挚友的葬礼?但有谁参加过在茫茫戈壁滩上为一头野骆驼举行的葬礼?我想,26岁就到西藏当兵的桑恒昌先生一定亲身经历过。只因于此,他才能写出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戈壁葬礼》。桑恒昌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他在西藏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亲身经历。这首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深切地感受到了戈壁滩上的死亡气息和一个诗人为一头野骆驼呐喊的绝唱,就让我们再一次举手为天,为那一只头骆驼的灵魂祈祷吧!

 

 

14、值更的钟表

 

  诗歌/桑恒昌

 

在夜的隧道里

我听见

一下一下

敲打心壁的声音

 

那分明是钟表

在提醒时间

怕它偶尔打个瞌睡

让世界不知如何

落下抬起的那只脚

 

点评/明杰:时间生生不息,无休无止!黑夜漫长冷酷,但终究会醒来!桑恒昌先生用无与伦比的凝练笔触,将一个亲身体验者的心路历程袒露无疑,传递给我们有关时间的思考。情真意切、千锤百炼是这首《值更的钟表》的真实面目。将世界“抬起的那只脚”交付给“钟表”以重任,在这里,“钟表”成了人与世界沟通的载体,时间成了“我”与“钟表”诠释的注脚。桑恒昌先生用一双诗目洞察世界,用一颗诗心考量时间,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诗歌在这个世界上发挥出的超大能量,还有诗歌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里挥洒出的不竭动力。

 

 

15、滴水观音

 

  诗歌/桑恒昌

 

牵牵挂挂的眼角

总悬一滴

连风

都擦不干的泪

 

不是母亲样的观音

就是观音样的母亲

除了母亲和观音

谁有这般湿润的心

 

点评/明杰:将“泪”与“风”情会神合,再将“观音”与“母亲” 相提并论,最后将“心”和盘托出,可见桑恒昌先生在这首《滴水观音》里,是如何的将诗情、诗智、诗魂运用的得心应手、尽情挥洒。品读过桑恒昌先生的诗歌作品的人,莫不感佩他诗韵、诗艺、诗美的精益求精、灿烂生辉。这非性情通灵、高品大德之人不能得也!这里面自有桑恒昌先生集生活体验与人生智慧的高度提炼,也还有他处事精神与处世哲学的深刻凝结。

 

 

16、爱之痛(七)

 

  诗歌/桑恒昌

 

从梢上黄起的头发

今夜从根上白起来

 

白发谓黑发

眼里不能没有风浪

黑发谓白发

心里不能没有大海

 

如果注定没有岸

海就是救生圈

 

点评/明杰:在2013年10月号的《善者》杂志上,桑恒昌先生作为封面人物,让万千读者领略了他的风采。“善者”即“爱者”。《爱之痛》这首诗里面的“白发”与“黑发”无疑是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写照。从青涩的“黑发”,到经岁月淬火或柿经秋霜过,都是懵懂无知到豁达宽广的修炼与修为。或易言,黑发年龄,意在燃烧与拼搏,直至让自己胸如大海,淡然容纳世间万物。“如果注定没有岸/海就是救生圈”,这首诗贵在桑恒昌先生的着字“大海”来彰示对这个世间万物心怀敬畏的君子品格。同时,也昭示了不论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人生始终需自己主宰与掌控的大丈夫气概。

 

  

17、海边遐思

 

  诗歌/桑恒昌

 

柔弱的水

能把顽石滴穿

 

若是把海悬起来

能否滴穿时间

 

点评/明杰:《海边遐思》这首诗中,滴水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滴穿一块顽石。滴水柔弱,与顽石对峙,最终成为时间与目标专一的赢家,是凭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就如诗歌对桑恒昌先生情感的熏陶。相信,诗歌已经成为了桑恒昌先生的信仰与追求,是他一生的坚持与守候。并且,桑恒昌先生也会将对诗歌喜爱的坚韧贯通于自己的血脉,在永恒的“时间”上诠释着对诗歌的隽永。

 

 

18、铁锚

 

  诗歌/桑恒昌

 

此行黄海

意外地发现

见过无数次的铁锚

都是心的形状

 

看见这铁锚

又意外地感到

自己的心

一瓣一瓣疼起来

 

点评/明杰:坚信,在《铁锚》这首诗里,桑恒昌先生在看到铁锚的瞬间,就赋予了这个普通的船用工具太多的尘事与感受。比如沧桑、比如过往、比如陈年旧事中糅杂的欢乐与忧伤……而,铁锚此时的呈现,不是潘多拉充满神奇的盒子,而是沉甸甸的生活凝练的五味瓶。可以看出,桑恒昌先生对待生活、情感、喜好、信仰……都是极其认真与感恩的态度。其实,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日子都幸福,疼并快乐着!

 

 

 19、有赠(二)

 

  诗歌/桑恒昌

 

心跳

是哒哒的马蹄

驮你

到我的梦里

 

担心二尖瓣

闭锁不全

抑或冠状动脉

供血不足

所以一直将你

放在心尖子上托举

 

点评/明杰:《有赠》是一首激情汹涌的情感诗歌,桑恒昌先生却不落“唧唧歪歪、无病呻吟”的俗套,用一个成熟男子对待情感的厚重,把一份弥足珍惜到离心脏最近距离的能源,燃烧渲染成烂漫春天的情感,用理智与担当,承载成静水微澜,却深沉隽永的暗香涌动。“所以一直将你/放在心尖子上托举”,细微处见执着,轻描淡写间蕴涵厚重,成为心的供养与萋萋精神家园。

 

 

20、有夜无眠

 

  诗歌/桑恒昌

 

夜睡了

书也该睡了

 

可它们

养成一身酸症候

或浅睡则醒

或彻夜不眠

纷纷跳到

我的床上来

 

弄得我夜夜都是

半床诗书半床梦

 

点评/明杰:在桑恒昌先生《有夜无眠》这首诗里,最为直抵灵魂深处的是“半床诗书半床梦”这句话。书都累了,或“一身酸痛”、或“浅睡则醒”、或“彻夜不眠”。桑恒昌先生以书陶人,以人渲书,人与书的常相伴,已是不可分割的个体。自古“书为圣贤物”,从这首诗里,依稀呈现的是挑灯夜读忙的一青衫书生。这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明月一夜为良友,诗书半榻是严师。那么,毫无疑问,在勉励与求知中,自我加压,勤于诗书忙,算是桑恒昌先生日常生活的真实照观了。 

 

21、手相

 

  诗歌/桑恒昌

 

都说手相

是命相

一生一世

刻在掌纹上

无论不归的长路

还是当归的陌路

都需用心   

磕等身长头那般

一一丈量

 

点评/明杰:《手相》一诗,桑恒昌先生在“无论不归的长路/还是当归的陌路”、“都说手相是命相”以及“磕等身长头那般/一一丈量”的诗句中,传递出的,依然是桑恒昌先生随遇而安而又极其认真的人生态度,以理礼佛之心对待人生里的一切,敬畏之心彰显。有敬畏之心的人,方向明确,克己修身,不轻言放弃,执着坚韧,是生活的强者。该诗充分体现了桑恒昌先生谦逊品格的自我加压、完善与升腾!

 

  

22、钟表

 

  诗歌/桑恒昌

 

不舍昼夜地跑

滴滴哒哒

你究竟

在寻找什么

 

到底不知

它藏在哪

找不到它

仿佛我就成了它

 

点评/明杰:桑恒昌先生的诗句,总是在瞬间能把人的心抓住,让人在喧嚣中,瞬间归于宁静,继而陷入共鸣的沉思。从“滴滴哒哒/你终究在寻找什么//到底不知/它藏在哪/找不到它/仿佛我就成了它”。桑恒昌先生诗歌中题材的来源,大多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件,比如在《钟表》这首诗中,桑恒昌先生就把钟表这个普通的个体,用诗人善感的慧心与敏思,用置换的方式,笔锋稍作一转,就轻巧地把读者牵引到“庄周梦蝶”般的辩证存在的思考中。

 

 

23、挖野菜

 

  诗歌/桑恒昌

 

满满的手掌

都是

春姑娘

肌肤的清香

 

土洗过的

居然

比水洗过的

还要鲜亮

 

点评/明杰:《挖野菜》这首诗中描述的是挖野菜情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记得每一个春天到来之时,我总会携妻女到田野中以挖荠菜的名义,与春亲密零距离,享用春的甜俗与新艳。而,桑恒昌先生对挖挖野菜的感受,不仅仅是热爱生活与大自然,感受美好,桑恒昌先生还有一双“诗的慧眼”与“诗的灵性”。在桑恒昌先生的视线里,野菜被“土洗过的/居然/比水洗过的还要鲜亮”,由此,联想与思考伸展开来:人,与意寓脚踏实地的地气之间,是否也需相接?

 

 

24、礼佛

 

  诗歌/桑恒昌

 

焚香,揖拜

规规矩矩地跪下

 

突然想起

如果佛拿我的祈求

来祈求我

我该如何作答

 

点评/明杰:这首名为《礼佛》的诗歌,再一次表明了桑恒昌先生对待事物认真的态度,以及驾驭与主宰人生的魄力展现。“突然想起/如果佛拿我的祈求/来祈求我/我该如何回答”,这首诗,显然是桑恒昌先生在困惑或需要救赎、乃至指点迷津时的求索之举。在桑恒昌先生“焚香、揖拜,规规矩矩的跪下”的那一刻,虽随遇,但没有安于或放弃做自己的主宰,而是从没有明指的寺院、经文的吟诵、木鱼声中奋力打捞出自己,从而让自己的心力强大到能身心摆渡桑恒昌先生对诗歌的驾驭与运用技巧已是颇为娴熟,在这首诗里,他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抛出一个曼妙的疑问弧线,让读者思考:求佛不如求己,问人不如问心。

 

 

桑恒昌简介:
    桑恒昌,男,山东武城人,1941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原《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技术职称:编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出版诗集十三部,其代表性著作有:《低垂的太阳》《桑恒昌抒情诗选》《爱之痛》《桑恒昌怀亲诗集》《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年轮 . 月轮 . 日轮》《听听岁月》以及《来自黄河的诗》(中德对照)。诗作入编200多种选集和选本;120多首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并在国外结集出版。评论其作品的文章计178篇,另有两部专著《桑恒昌论》和《桑恒昌诗歌欣赏》。曾应邀以诗人的身份出访德国、越南等国家。

 

明杰简介:   
   明杰,男,汉族,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编剧、社会活动家。字仁之,别署有桐阁主,号沂蒙山人,笔名阿杰、明子、水木日月、真知、羲卿等。1969年生于王羲之、颜真卿故里山东临沂费县。写诗、摄影、绘画三十余年兢兢业业从未懈怠。中国“新诗歌绘画运动”代表人物,“诗画时代”一词首创者,有“诗画奇才”之誉。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鲁迅文学院、山东大学。14岁开始写作,已出版个人作品集15部。在数家报刊开辟作品专栏。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几十种文集选本。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德、阿拉伯等文字。获得过“山东省十大青年优秀作家”和“中国十佳青年诗人”等荣誉称号。30余次获省级以上文学奖,曾获“芒种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小说选刊》全国短篇小说大奖赛一等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乌金奖”。系世界华语诗人俱乐部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8年4月个人名录被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人大辞典》。

【图片说明】明杰与桑恒昌先生(右)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