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2013-11-21 11:23:36)
标签: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近影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国画作品欣赏



李福林,山东济宁人。先后毕业于山东省工艺美校和曲师大艺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山东书协会员,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自73年以来,作品不断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画展和邀请展。1995年获文化部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欧洲时报”,“澳门日报”,“大众日报”,韩国月刊“美术世界”,“中国书画”,“国画家”,法国“丝绸之路”,“中华新时代”等报刊杂志,山东电视台都曾给予专题介绍。
1988年应邀赴日本山口县四城市举办画展和艺术交流。
1994年应韩国月刊“美术世界”之邀赴汉城耕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6年应邀赴巴黎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画选”。
1996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画集”。
1993年香港出版“李福林墨竹”画挂历。
2008年上海鸿生拍卖公司举办“李福林花鸟作品”专场拍卖会。
2012年6月赴美国参加“水墨聚焦——2012走进联合国书画艺术展”。
 
 
 
 
     李福林:香从指间出清气腕中悬
                     —评当代中国花鸟画家李福林
                    王思茗
  大约是相由心生的缘故,见到李福林先生,仿佛看到李白从远古走来,李白仙风道骨,超凡脱俗。李福林先生神清骨秀,高情逸兴。沏一杯香茗,翻开李老师的画作,沿着茶香,走进了他的心路,他的思想。随着沉香弥漫,思绪也随着他的画魂驰骋。他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都凝聚成了他笔下一幅幅美的画卷,那繁花百卉,蔬菜瓜果,飞鸟鱼虫,无不相形成趣,妙趣横生,或静静的散发着幽香,或结着诗意的惆怅。有人说画如其人,我说李老师是人倾其画,人们说香格里拉已经被现代文明替代,但他的画,他的心仍保持着那份纯真和梦想。
   他也和好多文人雅士相似,偏爱花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喜欢他们的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看那幅暗香浮动的梅花,那么的清雅俊逸,冰肌玉骨,那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气质是独天下而春,那隐逸淡泊,不求识赏的孤清又似无意苦争春。这是作者矛盾的心理吗?还有那遗世独立的幽兰,静静的散发着芬芳,那清婉素淡的清香结着诗意和惆怅。那是林泉隐士的气质,还是作者本人的“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和情怀。“画兰四十年,铁砚几磨穿。香从指间出,清气腕中悬。篆隶写作叶,点蕊草书看。观者言不似,何需暗伤然。举目无知己,抛向山谷间。来年化春泥,飘香在深山。”这是他的咏兰诗,也是他自己的内心写照。我尤其喜欢他画的襟怀若谷,超然独立的竹子,那坚定,挺拔,宁折不弯的精神蕴含着从远古绵延至今的人间正气,也是他的追求和心声。还有那被列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她在寂寞也美丽的秋霜里结着奇葩,她清隽高雅,不畏寒霜,这是许许多多的高人雅士的追求和梦中情人。也是李老师内心的理想境界中的写照。
   他的一幅幅浓淡相宜,怡然清新的作品,带我进了一个个美的世界,风的声音,草的气息,花的味道无不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芳香,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又好像此时无声胜有声。看那杜鹃花在春风的抚慰里尽情的吐着芬芳,一群醉了的麻雀在花丛中欢快的飞跃着嬉春。那散发着果香的秋风,似慈母的亲吻,吻黄了那嫩黄的葫芦。那婀娜多姿的凌波仙子飘逸着淡泊的清香,仿佛是少女的情怀,期待着她的梦中情人。还有那“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牡丹,是情人温柔的期盼还是妻子永远的等待……还有他那初雨的泰山,月     霁的石门和烟波浩淼的微山湖都是着墨无多,而意境高远,恢弘万千又诗意朦胧,恬淡中透着自然清新,隐逸里包含着万千的哲思。如同信手拈来,又如借来神笔,精心设计,让人神往,让人深浸其中。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作是来源于美又超越于美。画家是弥补大自然的不足,美如画的画卷是作者的梦想之花,是他灵魂深处的颤栗和激情。意在笔先,他那精心营造的墨浓不俗,墨淡致雅,多一笔杂,少一笔乱的梦幻风景里,无不师承自然,又高于自然,师古而不泥古,法在其中又不失于度,他的每一滴墨水都蕴含了他几多的情思和心血,这是画家的内心感悟与真情流露,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李老师内心的写照,也是他的人生准则,更是他画品之修炼。
   上海鸿生拍卖公司总经理评论李福林与他的画说:“作品格调高雅,笔墨秀劲,一花一木,一鸟一石,笔笔有神有形,灵动清新之气直扑人鼻,让人顿生清静之感,暂忘世之喧嚣,红尘烦劳。”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今天的李福林先生也许并不富有,但出生在孔孟之乡的他始终遵循着安贫乐道的儒家思想。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他终身不可动摇信仰和追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的感慨,也是李福林先生的叹息。生命短暂,思想永恒。我不由的想到了戴望舒写的《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1988年底,我因事到山东济宁,偶然地发现了一幅李福林所画的小品墨竹。这幅墨竹吸引了我,它的简练不凡的枝叶,浓淡生趣的笔墨,使我深感兴趣。心想,济宁这地方真不简单,竟有这么一位已有成就的画家,真令人高兴……。
   他的作品无不使我感到美好,很有传统而又不死学古人,有创新而无做作的痕迹。他那葫芦、那藤萝、那葡萄,其枝蔓都能画得大胆落笔,乱而有序,虽夸张而自然。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源于造化,而又有画家之“我”在也。尤其是李福林的风竹,颇有新意。我画竹十载,看了他的风竹,亦大为喜爱。他的一幅取材于孔府后花园的横幅风竹,未曾画笔直的竹干,就显得与众不同,而竹叶用墨的浓淡及其排列变化,则既自然而又有潇洒之感;既获造化之风韵,又有无限情趣,堪称佳作也。这些作品都显示作者的功力和才华……。
李福林年不过四十,已取得现有成就,唯其年轻,则前途无量也。李福林的画能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真使我高兴,并欣然为其作序。
               ——力群(著名艺术家,美术评论家)
                                1990年4月于太原
李福林是一位有名的画家。他长得英俊,处事审慎,尊重别人,表里和谐统一。在我的眼里,他大有儒家学者的风范……。
1993年我有幸协助在MENNECT(ESSONE)庄严的桔园大厅里展出了李福林的画作。1996年我们又在著名的BUISINESS SCHOOL DE NEC 组织了李福林的画展。许多法国知名人士和中国高级代表出席了展览,这两次画展均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无不征服了法国观众,给喧闹的现代化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带来光和美的享受……。
——梅莎丽(法国画家,杭州西泠印社欧洲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欧洲顾问)
                       1996年6月于巴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