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之随想录
(2009-05-16 14:57:26)
标签:
文化 |
分类: 华林感言 |
公元2009年05月15日,农历已丑年四月二十一,时值初夏。余自江津乘公车去南坪的路上,百般无聊。故而玩起了手机,上网进入了QQ空间。
在空间中看到了好友“寻找橄榄枝”的个性签名,其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在下自号华林居士,向来对禅机之言,都会引起共鸣。此时,手指岂有不发痒之理。一不小心,就用以姆指族的方式输入留言评论道:“佛曰:莲座台上,拈花一笑。吾悟:大千世界,草木枯荣,万物沉浮,一笑而过!”
其实,“莲座台上,拈花一笑。”这句,似乎非佛经原话,乃本居士杜撰也。但,意思差不多吧,管他的,姑且不理会其处吧。
佛经上说,佛即是我,我即是佛,这就是我佛如来。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这就参禅的真谛!真想有点空时间,来点闲情逸致,品茶悟道,坐地参禅,综合儒释道三家精华,岂不快哉!
问世界万物,禅为何物?禅者,思维修与静虑也。又问:何等名为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俱舍論頌疏》卷二十八如是说。《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曰: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由此可解为:在定中产生无上之智慧,以无上之智慧来印证,证明万物之真如实相之智慧,此乃禅之真谛也。
然,道者又何解。《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居士思之,禅者人之逻辑思维也。造物之神工,运动之轨迹,世代之交替,时光之飞速,无不令人感叹:逝者如斯乎!人之于自然,虽如沧海一粟,但其思维之范围,却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其思维之玄机,博大精深,哲之理之,其味无穷。从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单。简单即合理,自然即科学。故而,世界是平和的,天不变道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