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婉•世俗•童话——《双城故事》视听管窥(3)

(2011-06-30 14:20:46)
标签:

陈可辛

谭咏麟

曾志伟

张曼玉

黄炳耀

双城故事

文化

分类: 影记

三、内部蒙太奇的运用(1小时02-1小时549秒)

     

     

             

长度

        

 

1.

中景

溶入,下、左移

志伟进入圣诞节装扮的小屋门外画面,进屋

26

圣诞颂歌

2.

中近景

微拉,左、右摇移,微推

志伟走到坐在墙角的olive跟前蹲下,对话,两人站起到屋中间

27

对白,电视节目声音

圣诞颂歌渐隐

3.

中近景

上、左摇

Olive关电视,说话

12

电视声,对白

4

近景

微摇

志伟脸部与olive走过背影

2

对白

5

中近景

微左摇-大幅度左摇-大幅度右摇-微左摇-缓慢右移-左右微摇 

临窗沙发上饮酒的olive,志伟入画,olive站起,双人唱跳至屋中间,再唱跳至沙发处,志伟不断安慰oliveolive痛哭抱住志伟

337

对白,酒瓶相碰

镜头末尾配乐声响

6

特写

固定

志伟脸部与olive模糊背影

4

配乐正常

7

近景

左摇

志伟与olive接吻后起身出画,olive失声哭

19

哭声

配乐正常

8

中景

固定

志伟饮酒,内景Oliver隔窗影

4

酒瓶碰桌声

配乐正常

9

近景

固定

Olive呆滞

4

配乐正常

10

近景

固定

Alan侧身

8

配乐正常

11

近景

微右移

Olive呆滞

6

配乐正常

12

近景

固定

Alan侧身

6

配乐正常

13

中景

固定

志伟倒头在桌上,酒瓶倒下,后景olive模糊背影

12

酒瓶碰桌

配乐结束

 

这一段落是《双城故事》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抒情段落,成名后的alan没时间陪女朋友olive过圣诞节,出海的志伟回到家,见到沮丧失望的olive,费尽心力要让她重展笑颜,最终olive一句“两人不如合成一个”一语将三个人之间的距离道破。在这一段落中,导演用了一个长达337秒的长镜头来表现志伟与olive“自娱自乐”,带着伤痛强颜欢笑的情景,在不移动摄影机位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摇镜头并以中景/近景的镜头内部变化表现了两人从沙发到屋中间,再由屋中间到沙发的空间来回中,两人的情绪与心理变化。

镜头伊始,近景拍摄olive坐在沙发上饮酒,背景四围是暖暖色灯光的床头灯与隔窗外面闪亮的圣诞夜景,志伟由左入画,坐在她身边,近景双人镜头表现两人近距离。志伟试图拿过olive手中的酒瓶,被告知要先唱圣诞歌,志伟开始口哨,olive慢慢唱圣诞歌,几句后兴奋地站起并舞动起来,此时摄影机便跟着olive动作的方向向左摇,olive的形象由远及近掠过摄影机,再由近及远到达小屋中间,随后志伟也跟着入画同舞,此时镜头已经成为双人中景,观众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屋内背景,是装点一新的圣诞气氛,而两人在童话般的圣诞屋中共舞。在“屋中间”这个空间中olive停止跳舞,情绪又转向低落,志伟出画取来另一瓶酒大口喝着,继续带笑自嘲“很快我也变得跟你一样醉了”,此时的摄影机固定,除了对白没有别的声响,两人的一举一动都摄入在这个中景之中。

   

Olive第二次兴奋起来,抱住志伟的肩头,两人继续唱并舞,朝沙发方向移动,摄影机又一次跟着两人的身影右摇回来,镜头在沙发前固定,拍摄二人近景在沙发前的空间内唱歌并转圈,与之前的中景拍摄不同,这个近景细腻展现出两人的表情与动作,在一个较之前狭小但光线更充足的空间中更深入地传达了两人共舞的孤独意味,由于之前剧情提示以及本段落开头olive的沮丧情绪,两个人的笑容越清晰,动作越激烈,所要发泄的孤独感也就越强。

舞完olive倒在沙发上,第二次忍不住哭出来,镜头左摇拍摄她的近景,同时流出了右侧空间,传达出一丝孤立感觉。这种孤立马上被右侧入画在她身边的志伟打破,此时窗口灯光透射进来,室内的灯光温暖但有些暗淡,镜头主体是olive抱着吉他侧脸说话,志伟半张脸被忽略在镜头外,此处集中表达olive的忧伤情绪。

   

说完沮丧话第三次强作兴奋的olive回过头来,镜头摇到双人近景,志伟提出吃虚拟的“圣诞大餐”,随后镜头近乎固定地以这样的双人近景拍摄两人“吃大餐”的过程,此处穿着棕色衣服志伟与窗框与模型船的红色冷硬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起到对比作用的,olive的淡蓝外套也跟室内偏青绿的色彩基调连成一片,两人的面部背向窗外的光线,呈现背阴的暗色,与强颜欢笑下依旧掩不住冷清之感。之后笑颜消散,olive抱住志伟,两人陷入“两败俱伤”情境中时,面部的阴暗则更有力地凸显两人欲盖弥彰的痛苦与孤独。这一段始终以近景拍摄,空间挤逼感尤为强烈。olive自志伟怀中抬头,两人相对时,这种挤逼压抑达到高潮,忧伤配乐适时响起,镜头还是没有动,近景拍摄两人面对面将,忧愁情绪持续强化。

这一连续表现了情绪三起三落、空间两度转换的内部蒙太奇镜头在情绪堆积的高潮时被插入的镜头6阻断,导演兴许是想要在这个4秒的特写镜头中进一步强化志伟的矛盾心理,但是个人以为,这一镜头应当属于画蛇添足,若是将镜头5与镜头7衔接成一个长镜头,则两人由悲喜轮替到最终“俱伤”的完整过程就得到了完美展现,志伟的矛盾心理在这一长镜头中完全可以得到充分表达,而镜头6客观上破坏了由镜头5辛苦累积的各种信息与情绪,对观影者的投入感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外,这一段落的镜头8到镜头13,以平均长度7秒的速度轮番切换三个其实在同一个大空间范围、但却是分别在室内(olive)、室外(志伟)、内室内(alan)的三个人,节奏缓慢但均匀地配合音乐来呈现更大程度的“三败俱伤”,也是堪称一气呵成的处理。

   

 

 

综上,通过对三个代表性段落的视听元素分析,可以看到,在《双城故事》中,陈可辛既熟练运用了其时香港电影中常用的独白叙事、溶镜头以及一系列常规镜头语言,也独具匠心地将非配乐的音乐声源作为视听要素并放置在具体的拍摄段落中,将其拓展人物心理空间、传达影片情绪的功能发挥出了相当独特的效果,这甚至成为陈可辛日后多部作品的标志,在《甜蜜蜜》中以对邓丽君的歌的运用达到一个高峰。而对于表意丰富的内部蒙太奇的运用,也是《双城故事》中的一抹亮笔。

其次,在《双城故事》中,导演对细节的刻画非常细腻,从表现时代背景的杂志到人物服装的色彩搭配,都构成了陈可辛电影的温婉风格,而其对场景用光以及场景特点的敏感,也造就了陈可辛电影中温暖的世俗图景,在他早期电影中,小酒馆、旧街市、海边小屋等都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情绪。在对这些元素的妥善运用与处理下,陈可辛早期电影,用温暖不强烈的视听风格营造了一个世俗的童话世界,而无疑,《双城故事》是开了一个滥觞。

由于时间及篇幅限制,本文所选取的三个场景未必最具代表性,也仅仅是个人觉得最值得分析的段落,而对于影片的视听分析或基于此种分析的表意理解,绝对有许许多多不到位或过分阐释的地方。在《十月围城》以席卷之势征服票房与口碑的几天,重新提出监制陈可辛最初的个人认为充满诚意、也是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就算做对香港电影盛世遥遥致敬,至于有无与今日这部同样据说充满了诚意的大片遥相呼应,第一需待观后再论,第二各人观感未必相同。所能做的,也仅是怀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