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尽浮云,旧梦何须祭

标签:
郭子健为你钟情李治廷娱乐 |
分类: 影记 |
怀旧不需要借口,张嘴就来“为你钟情,倾我至诚”,一弹吉他就是“跟你享,欢乐事,跟你分,种种美”。三张口,一张隐没在惨淡冰冻气后的张国荣,一张现世草台上吉他跳跃的黎明,一张前生垂发倜傥的李治廷,一曲既终,指不定揉碎了多少痴男怨女怀旧小资敏感脆弱的心。
迄今为止仅仅执导过四部作品的郭子健,竟仿佛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固定风格,好似廿几年前内地轰轰烈烈讨论的“谢晋模式”一样,在他的作品序列中,如此鲜明地存在着显性的密码:童话式的主题、淡而不惨的哀伤结局,以及各种恋物符号指向作为七零后的年少岁月。这一切在《为你钟情》中一样都没拉下,从张国荣作为偶像符号贯穿始末到邵音音再一次御用出场,结构起影片的元素,与《野·良犬》、《青苔》相仿, 与《打擂台》可说异曲同工,以辉煌旧梦构筑一代人的精神寄寓,用意之明确,出乎观影前的意料。
然而也正因如此,《为你钟情》仿似饱含激情地试图以冰冻(原片名就叫做《frozen》)少女廿年后醒来,联接1990与2010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代,颇有点《胭脂扣》中如花寻访老年十三少的意思,另一个互本文形式的张国荣。一切都表现出良苦用心,一招一式计算清楚,八零年代的爆炸发型带闪靓装,而今看来厚重的随声听及廿年后依旧挂在墙上泛白了的《缘分》海报,看片的荣迷必定感触到落泪,何况女主角作为忠实终身leslie粉丝于赶赴告别演唱会当晚出车祸又于醒来时听闻物是人非再于爱人高歌改编的《一片痴》声中溘然长逝,阿芝穿越的年头,分明指涉着观者甚至作为作者的郭子健们的集体记忆,这个意义上说,正如如花以虚灵体态寻得老朽爱人,见则见,拥抱不能,《为你钟情》完成的功能,大抵如麦茨所言的“想象的能指”。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去除上述时代讯号,但从叙事文本的角度体量《为你钟情》,只能遗憾地将其放在合格线上而已。作为一部故事片,有头有尾不乏“冷冻技术”等所谓创意支撑一个从荒诞走来的童话,现世里复苏的阿芝以十八岁少女身躯寻找已然大叔级别的当年爱人阿杰(李治廷),连带闪回八零年代末的青葱回忆,并无太大新意,此类旧瓶新酒的做法,无非加上一个颇似“少女卢宛茵”的比娘大两岁的女儿以加强戏谑效果,然而回忆部分拍成流水账,现世找到大叔阿杰(黎明)后的身份误认也委实混乱匆匆带过。亮点欠奉,一众配角作为昔日阿杰的好友最后都成其草台音乐会的伴奏嘉宾,热热闹闹,把该说的都说了,该唱的与改唱的都唱完,成出戏就算落幕了。故事倒是讲清楚,然而仿似再无深入下去的必要,于是斑斓彩绘的室内戏景与处理成八十年代胶片味道的闪回桥段炫了耳目,却没有如同《打擂台》那般惹起激情,除了缅怀哥哥,想不出第二个理由来感动。
实际上作为一种策略而言,影片的迷影气质确实是一剂良药,刺激到不怎么完美的故事以集体回忆的形式获得观者好感,然而并不意味着这样就可以没有故事。自然《为你钟情》有故事,亦有情怀,有恋恋经年,也不乏舐犊情深。一切都有了,一切都点到为止,故事是俗套,恋爱是必然,母子的和解居然只用了短短一分钟不到来陈结。须知“张国荣”这三个字再风光无限,于今时今日也只能作为招牌线索而不可以代替剧作本身,《为你钟情》的亮点在乎此,弱点也不可讳言依旧在此。《打擂台》好歹还有叔伯们亲身演出,在《为你钟情》里再卖力突出迷影功能,顶多教人联想一下狄龙的过去:啊,原来他曾是哥哥(《英雄本色》之宋子杰)的哥!
同时,不可忽视影片在视听手法上相当成熟,作为不乏想象力且富于进取精神的青年导演代表人物,郭子健在《为你钟情》里所展现的高度唯美化的画面及镜中对话等手法,依旧保持在很好的水准,一方面将旧梦气质落力发散出去,另一方面,更令“浮云”更似“神马”,能否令人不知今夕何夕倒不敢妄测,进一步凸显编剧的苍白,则是无可奈何的覆水难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