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欢旧爱书香记

(2009-09-14 09:01:52)
标签:

休闲

分类: 词章

照例杀去书展,照例在最拥挤的周六下午迷途一般转了三四圈,照例拿起这本放下那本难以取舍,照例最后咬牙狠心拿下了一两本心头最爱。我不是那种一次性消费数百然后提着炸药包一样的书袋举步维艰的书狂,每次书展都买少量新书,够看就好,尽管豆瓣网上登记了不少“想看”的书,事实上付不出加速阅读的虚无代价。这次买了《圣殿春秋》和《裂舌》,购买前者是因为看过了作者肯·福莱特之前两部小说《鹰之眼》和《吕贝卡秘密》,想做对作者的序列连续阅读,后者则功利性地出于对介川奖的迷信了。看来,平日自诩是不随流不从众的读书人,真的是假的。

但有一样,书展上绝不买旧版书,正如上馆吃饭自然要挑招牌菜,老书说白了其实是用来淘的,对爱书人来说,平日里小小惊喜,不亚于背数十本新书回家。时常在福州路众书店流窜,多年前的滞销书往往成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心水珍宝。亦爱去文庙,先入旧书店,有时白菜价拿得到八十年代的外国电影剧本选集,周日旧书市自不待言,从建国首次电影批判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到当年作为内参流传的《假如我是真的》剧本,甚至是数十年前寻常百姓家的旧书信情书成绩单,不拘巨细都可打包收藏。并非真正藏家,只是日后有段时间钻研电影则需多方资料,同时不舍放下多年文青陋习想捕捉旧梦传奇,都是一生中难舍最爱,自是样样都当宝。

朋友来家,总是极其兴奋地指给他看整整齐齐堆放在电视柜前三摞蛇皮袋装定的杂志,三十年的全套《译林》,往往朋友费解问道“是否准备打包卖掉”的时候,便成了我向其解释这些花费心思收来的杂志何等珍贵、读来如许酣畅淋漓的御用时间。从克莱顿《恐惧状态》的媒介控制预言一路讲到罗宾·科克笔下的无良医疗体制。末了大有辛酸之言,大意无非是,没有在文学相关专业浸淫过,可惜了。朋友最知我心意,他明白,伪文青的自恋病又犯了。

时常在媒体上看到被炒得过热的文化事件,昔时是规矩笔仗,而今“xx门”满天飞,情形就好像大家在书展摩肩接踵堪比最繁华地段的南京路,每年嘴里提起的却总是有限的基本超级畅销。有一份报纸在一言编者按里提到中国出版业“空前繁荣”,不巧刚从相关专业毕业的本人却眼见知己良朋举步维艰。世人似乎多爱新欢,旧爱藏在故纸堆,只等周末有缘人颤巍巍地捧起。

对我来说,能保持一份淡然,见了包装焕然的书固然口水涟涟,摸到泛黄粗糙的旧纸张依旧可以感受到穿越时空的传奇力量,左拥右抱之时,何尝不是世上最大欣喜。当世,好财色已非被口诛笔伐的异数,好书者,却从来都是最懂生活的知心一片。套用网络流行语:信书者,得永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默声·倦影
后一篇:再见姬别霸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