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喜事》——一开始已成绝唱

(2009-03-08 10:12:49)
标签:

家有喜事

黄百鸣

谷德昭

周星驰

张国荣

喜剧

吴君如

杂谈

分类: 影记

    从1992到1997再到2009,《家有喜事》这个品牌从全盛时期到叛逆时期到今天鸡肋时期,着实不容易。导演从最谙家庭喜剧之道的高志森到貌似批判意识更强于娱乐意识的张坚庭,最后变成了胖子谷德昭,三部曲里吴君如周星驰李香琴成了常客,演过前两部老前辈男主人的关海山乔宏先后西去,而贺岁喜剧的噱头随着回归的惶惑削弱,到新世纪头一个十年的最后关头完全成了自我抄袭的重复之作。

    居功至伟的黄百鸣用上世纪80年代的打闹喜剧思维成功地在人心尚古的90年代纠集了张国荣张曼玉毛舜筠周星驰这等日后无一不成传奇的戏者爆棚了港人的春节档,《家有喜事92》被奉为喜剧片经典,除却卡司阵容之外,无处不在颠覆性喜剧构思让人看得大呼过瘾,无论在张国荣与毛舜筠的性格错位或周星驰充满神秘色彩的“巴黎铁塔式接吻”中都调侃得热血沸腾,而吴君如老辣的笑姑演出,无疑抢足了风头,即便是李香琴与关海山的“电视二老”,都刻画成外粗内细的金牌家长,整一部戏每个人都发挥到最极致的表现,成为港片盛世的旗帜之一,在喜剧片之列,恐怕唯有《东成西就》可以媲美。

    可惜这样的高峰再也没有被超越,《97家有喜事》中的周星驰,同样装疯卖傻的桥段已然失去了新意,除了无赖宾客调侃97回归以外,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值得一笑的噱头,其时主角除了星爷就是千篇一律的黄百鸣、神经质而并不擅搞笑的吴镇宇甚至是一向正面示人的乔宏。这一部《家有喜事》的情节也算得上乱七八糟,多条线并进却并没有如前作那般面面俱到,反而令得剧作支离破碎,喜剧得尤其牵强。

    比星爷乔宏组合稍好一点的就是最新的《家有喜事2009》了,看片名就是借旧作圈钱,事实上也有许多戏仿旧作的桥段在里面,比如吴君如上出租一连串的问话,就是最明目张胆的向92年鼻祖作品的致敬,片尾明星以真实身份出席婚礼也算抓住了97版本的狗尾,最喷饭的是片末那令港片迷唏嘘不已的粤曲大拜年,这一在今日已然并无半点新意的结尾方式一再出现在包括《家有喜事92》、《花田喜事》甚至是《九星报喜》当中,然而21世纪到来之后,这样的喜剧结尾成了残片的产物,而今再度出现,非但不合时宜,甚至更加彰显了剧作主导老黄创作力衰竭的事实。新片似乎想用古天乐代替周星驰在旧片的定位,然而大帅哥一瞪眼就摆不出像样的夸张表情,一众新演员也只是重复着浮躁的时代,比如只是适合《武林外传》的姚晨。而所谓的戏骨也即是本片核心主创的喜剧片宗师黄百鸣顶着一脸褶子与姑婆吴君如斗戏,结果整部《家有喜事2009》变成了吴君如的个人舞台,基本上没有人能盖过她的光芒,而这种个人突出在喜剧片尤其是标榜传统风格的那类港产喜剧片中是最致命的,直接导致了可看性下降。说相声的都知道要捧逗结合,而今变成了独角戏。看古天乐郑中基的段落数次眼皮打架,这一品牌生生被黄sir和好徒弟们毁得一干二净——用20世纪的那种思维模式来构思一部旨在赚取新生代观众钞票的商业喜剧贺岁电影,抛开港产片现状不谈,但只这份勇气,着实可嘉,明年金像奖可以考虑颁一个终身成就奖表彰一下。

    看过《左麟右李》之后堆积的不满在充满期待的《家有喜事2009》里爆发成愤怒,一部怎么也笑不出来甚至催眠的喜剧片,还不如看看那部淡如开水然而起码还有“一人分饰四角”那样最后的偶像召唤力的烂片呢。为什么每次看旧作再烂熟于心的段落都会会心甚至忍不住地大声笑呢?真不是个好现象。

 

 

《家有喜事》——一开始已成绝唱

 

《家有喜事》——一开始已成绝唱

 

《家有喜事》——一开始已成绝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