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声泪影逝水没,戏梦人生孤影同

(2008-11-14 12:07:22)
标签:

谢君豪

南海十三郎

杜国威

杂谈

分类: 影记

“我再见恩师,心中百般痛,彷似宝剑泥絮尘半封,昔日壮志与才气全告终,江中雪,泪影两朦胧,辜负伯牙琴,你莫个难自控,知音再复寻,俗世才未众。”

乱发颓唐、眼镜下的眼睛里满是落魄的十三郎突然就静止在茶室的那个座位上,一句句应和着屏风后面那熟悉的声音,慢慢的愣在原地。他一杯君子茶的徒儿,如今是《帝女花》与《紫钗记》的大名编剧,一如当年他那《寒江钓雪》的风光岁月。时代曲早已变奏了,没有变的,是他的粤曲天才与桀骜不世。

硬盘里曾经下了一堆张国荣的视频,有一个是关于97年的金马奖,当年他借《春光乍泄》角逐影帝,最后结果揭晓,败给了一个当时在我脑海里并无印象的人物和一部陌生的电影,谢君豪《南海十三郎》。

当年的自己,只能说实在太过肤浅。

“南海十三郎(19091984),真名江誉镠,自称江誉球,别字江枫,广东南海县人,是三十年代著名的年青编剧家。他是父亲太史江孔殷的十三子,故艺名「南海十三郎」。”

如果说只截取上面这一段来概括南海十三郎的人生,无疑是个完美的符号,假如事实如此,恐怕到如今再也无人记取了。就好像唐涤生,今日论及五十年代的香江粤曲,如何能跳过1959914日的突然离去呢?不遭天妒,大概也就不算英才罢。

十三郎有才,不是一般的有才,有才到脱口成句、令得抄曲的先生一个一个都不堪其速甩袖而去;十三郎有情,非同寻常的有情,有情到为了追lili一路追到上海失掉了学业;十三郎有骨,铮铮傲骨,是面对强势人物的嬉笑怒骂,是为世俗唾弃时无所畏惧地拳脚相加,是宁愿流落街头而矢志不渝的坚守。他曾是如许风光,连同名伶薛觉先和“觉先声剧团“一起成了民国时代的粤剧标杆,他却不免末落,抗战结束后被人拒绝四处碰壁只是开始和注定的预兆,天才的不羁注定了他与时代越行越远,死在香港街头的时候甚至没有人记得,这个人,曾经是那个年代。

这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南海十三郎,只是电影《南海十三郎》讲述的南海十三郎,只是从电影里“另一个落魄的编剧”说书人口中讲出的南海十三郎,也是编剧杜国威借以喻指当时的港片大潮的南海十三郎,1996年,盛衰的交点,杜国威高志森们,何尝不是处变之中、无奈之外呢?

落拓的十三郎遭遇已作人妇的lili时那段类似幻想的场景,仿佛他又回到了二十年前,油头白装的年少翩翩,这段布光恰似舞台剧的设置,非常鲜明的镜花水月。终于,他还是一个人上了回广州的火车,跳下火车,作失忆状,却还记得薛老五和他不曾言明的徒儿唐涤生。

也许,这就像他的《雪山白凤凰》,只是在他心里的秘密,世上再无人知。

非常喜欢“彷似宝剑泥絮尘半封,昔日壮志与才气全告终”两句,曾经有一度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很想哭也很想剧情会有峰回路转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然而想想,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又如何?以他的人格,被“汉奸”和“走狗”偷走了一双鞋以后,再好的结局,都与他无关了。

 

 

 

 

 

心声泪影逝水没,戏梦人生孤影同

心声泪影逝水没,戏梦人生孤影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