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29公里,是贵州省四大名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幽幽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
贵阳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层层岩石堆垒,异军突起处,即为山。山多石就多,石有厚厚薄薄,逐一分层。使用极为方便。因此,贵阳城郊民居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大石屋连着小石屋,青苍苍一片,是当地山乡特有的一道风景。青岩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成也就顺理成章了。是的,古镇的盎然古意首先来自苍然青石。
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信步走进一条叫做背街的小巷,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
还有令人称奇的,小小古镇居然同时有寺庙、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被人称为“三教并存”。站在定广门远远望去,尖顶的教堂与魏然的百岁坊遥遥相对,东西方文化矛盾而又统一的在小镇上合理地存在着。初一、十五,寺庙里香火不断,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络绎不绝。偏远的地方多宗教场所并不足奇,奇的是,镇民与生俱来的、对外来事物的宽容大度,使本不属于这方天地的宗教信仰也在生生不息。
站在青岩古镇的城楼上远眺,尖顶的教堂和肃穆魏然的贞女牌坊瑶瑶相对,你不觉得他们之间的突兀,反倒感觉出一种参差文化的不对称美,就像那镂空花窗、玻璃青瓦和五颜六色的现代商品,流露出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扯不断,理还乱。青岩最好的是现代人梦寐以求以来的民风。累了。镇民会挪出自己的椅子让你歇歇脚,渴了,会端上一碗清凉的苦丁茶,还要为你说上一段青岩的典故,让你的精神也解解乏。这一切,是可以随意享受的。
走进古巷,细细雨丝飞落,不免让人联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