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阳·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探究汉字的起源】

(2012-05-08 06:38:18)
标签:

中国文字博物馆

安阳

汉字起源

原创

摄影

分类: 人文采风

http://s9/middle/4abbbd16tbf388e27f568&690

【图1】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安阳市行政东区中轴线北端,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市继殷墟申报成功后的又一项国家工程、民族工程、历史工程,是国家级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05件,涉及我国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和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http://s13/middle/4abbbd16tbf3890b26ddc&690

【图2】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http://s8/middle/4abbbd16tbf388d6ab537&690

【图3】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http://s13/middle/4abbbd16tbf38a1388bac&690

【图4】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http://s15/middle/4abbbd16t7985a9698dbe&690

【图5】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http://s13/middle/4abbbd16tbf388fcdddec&690

【图6】

 

   大篆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着名。

 

 

http://s12/middle/4abbbd16tbf38942516fb&690

【图7】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http://s15/middle/4abbbd16tbf3894de809e&690

【图8】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磔:用笔向右下斜)、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

 

 

http://s10/middle/4abbbd16tbf3895b03e19&690

【图9】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


 

http://s14/middle/4abbbd16tbf38963b5e5d&690

【图10】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

 

http://s9/middle/4abbbd16tbf38d16b1208&690

【图11】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

 

http://s14/middle/4abbbd16tbf3897ca1e7d&690

【图12】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http://s4/middle/4abbbd16tbf3898a66a63&690

【图13】

 

    电脑字体。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http://s10/middle/4abbbd16tbf389a7a2709&690

【图14】

 

 

http://s11/middle/4abbbd16t7985a9231d8a&690

【图15】
 

 

 

http://s3/middle/4abbbd16tbf389c219ff2&690

【图16】


 

 

http://s11/middle/4abbbd16tbf389d22533a&690

【图17】

 

 

 

http://s8/middle/4abbbd16tbf389eb3a1c7&690

【图18】

 

 

http://s7/middle/4abbbd16tbf389fa9c146&690

【图19】

 

 

http://s16/middle/4abbbd16tbf38a09bd4af&690

【图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