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内乡县衙,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标签:
南阳内乡县衙文化摄影 |
分类: 人文采风 |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现存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占地27000平方米,有厅堂房舍260余间。座落在中轴线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以及东西两侧副线上的县丞衙、主簿衙、监狱、三班六房等都与史书所载衙门建筑规制完全相符,基本上是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同时利用县衙珍存的实物还建成了32个展室,展出面积3600平方米,展示了丰富的衙门文化。
正堂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目的是要求为官者时刻清醒,不欺百姓,莫负国家,这对我们今天的各级政府官员依然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和警示作用。
http://s8/middle/638f075btacba35521df7&690
县丞衙的楹联是“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告诉官员要严以律己。
http://s13/middle/638f075btacba383b49fc&690
在封建时代,县官之座位居公堂之上,头顶“明镜高悬匾”背靠“海水朝日图”,意为时刻清醒,不欺百姓,莫负国家。
http://s2/middle/638f075bt77ac38908dc1&690
据《内乡县志》记载:“县治居城之中,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尹潘逵始建厅堂廨舍。”其后历经七百多年的人事沧桑和宦海沉浮,内乡县衙整体依然保存完好无损,它不仅成为现在衙门文化的研究中心,也是现代建筑文化上的重要瑰宝,有着巨大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http://s7/middle/638f075btacba36554fa6&690
http://s13/middle/638f075btacba36a88a9c&690
县衙内遗留下来一批珍贵文物。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县官审案时用的三尺法案、清朝咸丰皇帝降下的圣旨、宣讲圣谕广训的招牌、关押重犯的脚镣,以及县官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还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彩色画像,这两幅画像长均为18英寸,色彩绚丽夺目,边框完好无损,其中的慈禧画像,画面与北京颐和园收藏的慈禧大画像基本一样。
http://s13/middle/638f075bt77ac38cb97dc&690
http://s13/middle/638f075btacba39b53f5c&690
http://s16/middle/638f075btacba39e7439f&690
师爷,也称夫子、幕宾,是县令的主要幕僚。此院是刑名、钱谷师爷办公和居住之所。
http://s12/middle/638f075btacba3aa042cb&690
告诉人们只有崇俭,才能戒贪,因此,要做到廉,首先要做到俭。
http://s15/middle/638f075btacba3ae66ffe&690
http://s4/middle/638f075btacba3b913083&690
俗称南监,为县衙主要组成部门,有狱神庙、禁卒房、刑讯房、普牢、女牢和死牢。
http://s11/middle/638f075bt77ac3958797a&690
http://s5/middle/638f075btacba3db9dc34&690
内乡县衙为我们留下了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同时又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被誉为“一座清县衙,半部官文化”。
内乡县衙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