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标题党”的好处
(文/东方笑笑笑)
先谈一谈我读书本文章或者朋友们博客文章时的感受。
第一眼看到一篇好标题,定会让我感觉眼前一亮。就像当初读林清玄先生的《温一壶月光下酒》,第一感觉就是一股浪漫气息扑鼻而来,月光,酒,两者皆能醉人,再用上一个“温”字,而且是“一壶月光”来下酒,未读文章人已先醉了,仿佛真得开启了一坛绝世美酒,让人欲罢不能、心神飞驰。
读完之后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仿佛这世界尽是美好了。即便现在,每见月光,或者每次一人独自饮酒之时,总会想起林先生的好。当然,晋人陶渊明和诗仙李白也是鄙人之好酒友。呵呵,说醉话了!
而当我每次流览朋友们博客的时候,发现很多散文或诗歌的标题都是很同一化,或赞美春夏秋冬,或花草虫鱼等等,每每看到此标题,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且也大约有一种像与我共事的某编辑告诫的所谓的“审美疲劳”之感。只是,如果是非常熟悉的朋友的文章,我会很用心地品读,当我进入其中之后才发现文章其实写得很好,确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但从他们的点击率来看,这篇文章的价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正是一件很令人伤感的事情。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通讯员培训班,首次听授课讲师提到“标题党”一词,颇感新鲜,恕我孤陋寡闻,此前并不知晓此词的。遂在百度搜搜才发现“标题党”的“讨厌”,甚至是臭名远扬,批判如潮,仿佛一个“坏人”。
但仔细想来,却发现“标题党”的一些好处,正像“坏人”们也有好的一面。而“标题党”的好处正是给喜欢写文字的朋友们,包括我在内引领了一些方向。
大到一部长篇巨作,小到新闻短消息,其实都是要标新立异的,而且更要与时俱进,屡屡创新。很多时候,第一个吃葡萄的人才是引起我们最重视的那个人,也是最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而其后的效仿往往会一步步地向下,仿佛近亲交配般的褪化着。
比如前几年香港作家黄易,因自感写武侠难超越金、古、梁几位大师,便自创玄幻,于是成了一代玄幻鼻祖。而后才有了现今网络玄幻的大流行。不过在最初的老猪、血红、萧潜等人之后,此类文章曾一度走了下坡路,幸好有了现今的一些如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等人的创新,于是也有了玄幻的再度崛起。
玄幻小说的自由式写作手法,本身就是一种标新立异,与“标题党”本质上有着一些共性的,都是为了读者的眼球而写作。只是“标题党”是个空肚子或者是一肚腐肠罢了,这是两者的另一种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玄幻小说也正在影响着一些写手们向都市小说延伸,而此题材也正是与传统文学写作很相似之处。我甚至一度认为,也许现今的网络玄幻小说正是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摇篮,直到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着。
对于一部作品大抵也是一样的,比如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题目首先要起得好,因为唯如此,才会让读者爱不释手,或好奇地去翻一翻看一看的;其次就是开篇文字也一定要“标题党”化,这样会引领读者进一步深入;再次就是往下去的文字,你可以保持文章的层次感,但也一定要满足读者的审美习惯,可以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是第一位读者,看看自己能否读下去,如果自己感觉都是如同啃骨头,你还会再读下去吗?读者准会作鸟兽善。除非你是当今非常有名的人。
名人都是有身份证的人,并不是每个有身份证的人都是名人;名人写出的任何文章都会有人看,而普通人即便写出再出色的作品,如果题目、开篇做得不好,终不会吸引读者眼球的。更何况现在互联网供人们流览的东西太多。
有些聪明的朋友写文章的时候,总会傍些名人,甚至是骂名人。如果名人能够接招,他的文章也就真正会引爆人们的眼球了,而这时便给了他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后面的戏如何唱就要看他的基本功夫了。能够像这样聪明朋友的写手并不多,或者说大家总没有他们这样幸运地让名人接招。
“标题党”们经常会在一些论坛上发些很另类的文章,让人总想点击一下看个究竟,但往往内容却让人大失所望。久而久之,大约是和“狼来了”差不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但无论如何,“标题党”总算是给我们与文字打交道者提了一个醒,总不能按部就班地写作,总得要想法子创新,因为世界上新事物终是有着非常辉煌灿烂的前景的,写作创新也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