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陵中的哑巴院

(2011-09-03 20:01:57)
标签:

文化

http://s14/middle/4abb5a75hac0842e4431d&690

穿过方城的隧道券(俗称古洞门),北面就是一个小院落,处于方城和宝城之间。这个小院就是哑巴院。在这个院的的北墙正中,贴砌一个琉璃影壁,从影壁下向南的地面上,有一段神道,这里是全陵神道的起点,也是终止点。院的两端各有一座砖砌的转向蹬道,拾级而上,可达明楼、宝顶。院内地面上嵌有二个方形巨石,每块石的石面上刻着七个圆形透孔,所以人们就给起了一个雅号,叫七星沟漏(孝陵的为六星沟漏),哑巴院的雨水流进沟漏,通过地下两条暗沟,直接排到宝城以外。

 这个小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实际上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所在,是陵寝的关键部位。院内的琉璃影壁表面上起着美化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遮挡着地宫入口隧道券口上的券砖,如果没有这座影壁,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地宫的入口。院内的神道下面,是进入地宫的斜坡墓道,昔日,帝、后的棺椁就是从这个斜坡慢慢送进地宫的。

历朝封建帝王大部分都实行厚葬,死后把大量奇珍异宝葬入地宫,因此,帝王们最担心陵寝被盗。能不能有效地防止地宫被盗,地宫入口的保密自然就成了关键。哑巴院是地宫入口的所在,是棺椁的必经之处,因此,在营建陵寝时,为了保守地宫入口的秘密,传说凡哑巴院的工程所用的工匠、壮工都是哑巴。他们白天休息,夜间施工。上工下工的路上都蒙着眼睛,使他们不识途径,不知道施工的地点。哑巴院建成以后,把这些工匠、壮工都遣送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居住。因为这个院子是哑巴修的,所以叫哑巴院。

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足凭信。哑巴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之中不乏会写字、绘图之人,用手势打哑语更几乎人人都会,所以,尽管他们是哑巴,依然可以把地宫入口的秘密泄露出去。

那为什么叫哑巴院呢?原来,在古建筑中,把那些比较隐蔽,从外面不易看到的部位和构件往往冠以“哑巴”一词,如哑巴椽、哑巴当、哑巴柱顶等。因为这个小院很隐蔽,在外面看不到,所以才叫哑巴院。

根据清朝陵寝制度,只有皇帝陵才可以设哑巴院。皇后陵和妃园寝是不建哑巴院的。清朝的12座皇帝陵中,埋葬清帝远祖的永陵和道光帝的慕陵没有哑巴院,其余10座陵都建有哑巴院。这10个哑巴院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北墙弯曲型。福陵、昭陵为这一类型。这个类型,院的北墙为弧形,墙的两端向院内弯曲;第二种类型是转向踏跺是弧形。属于这一类型的有景陵、泰陵、裕陵、昌陵。这一类型,院的北墙是直的,但院内的左右转向踏跺是弧形的,院子的平面呈月牙形;第三种类型是长方型院落型。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孝陵、定陵、惠陵、崇陵类型。这一类型北墙是直的,左右转向踏跺也是直的,整个院落呈长方形。

清陵的哑巴院是效仿明陵的。明陵哑巴院的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正式形成于明穆宗的昭陵。哑巴院之设是明清陵皇陵的一大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