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假经典著作读书笔记(玖):价值与资本

(2011-01-17 19:2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山曲径

    寒假经典著作读书笔记(玖):价值与资本

《价值与资本》(Value and Capital)最近八十年来论述价值理论问题的最重要著作。作者是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041989),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本书的出发点,西方经济学家称它是本书的“杰作”部分。  《价值与资本》他看到了商品的效用无法直接衡量,同时又认为效用有大小高低之别,即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而效用的高低大小,乃是受消费者既定“偏好尺度”支配的,希克斯采用了埃奇沃思、帕累托的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  

他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横轴X代表X商品,纵轴Y代表Y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按照已定的收入和价格可以对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进行选择。不同的商品组合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相同程度的满足,因而具有无差异性。把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组合在坐标平面上的点连接起来,便得到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同等的满足水平。只要每一项商品都有正的边际效应,无差异曲线必定都是向右下方倾斜。  

希克斯在以序数论代替基数论时,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说该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替代率随着X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希克斯认为,这一规律可以告诉我们边际效应的变化趋势。   

希克斯在引言中写道:“我相信我很幸运地找到一种可以应用于广泛经济问题上的分析方法”。其实,他所找到的分析方法不过是马歇尔和瓦尔拉“均衡分析方法”的继续,其特点是把“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结合起来。  

全书除序言和引论以及数学附录外,共分四篇24章。第一篇是主观价值理论(含3章);第二篇是一般均衡(含5章);第三篇是动态经济学的基础(含6章);第四篇是动态体系的运行(含10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