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经里的植物 |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芹:水芹
原文欣赏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部分赏析:
本篇是鲁国臣子为歌颂国君所作,不乏阿谀之意。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是颂杨鲁公修宫泮水之滨而教化。后世取“芹泮”二字以称文庙。
泮水之边的泮宫,是鲁国的学宫,也不知从何时起,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久而久之,人们便以“采芹人”来称谓读书人。
那么,为什么古人要把读书人称作“采芹人”呢?大概缘于水芹的品味。水芹的名字好像有不少,《尔雅》称为“楚葵”,晋之周处在其《风土记》里又说:“萍苹,芹菜之别名也”,还有叫蕲菜与水英的。而在扬州民间,还有个好听又形象的名字———“路路通”,大概取其茎或管状而中心通畅之意。据说每到大年三十,街坊邻居常相互送水芹,并且家家户户都要吃水芹,取“路路通”谐音,祝福新年路路通达,算是讨个口彩。古人把读书人称作“采芹人”,其实是蕴含着一种美好的情愫,把读书当作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当作通达仕途美好前景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