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20)

(2017-11-29 09:50:30)
标签:

转载

分类: 诗意生活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20)——
 
汪有榕: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转载]《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20)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20)——

 

汪有榕: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日前有学者说,《孟子》的一段话是我们进入老年社会必须倡导的。哪段话呢?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这话,孟子可不是专对老年人说的,而是对“君子”、“大丈夫”说的。然而,随着历史推移、世事变迁,现代学者敏感到这话应该对老年人说说,的确也很好!孟子这话的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之道的。”而老年人还真更可能谓之“万物我都具备了”,那么,要求他们像 “君子”、“大丈夫”那样,“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以求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以最接近仁德之道。这,还真没有错,还真是必要必须的了!

    我们传统的孝道文化,本质上应该有两个方向,一是要求赡养孝敬老人长辈,二是要求抚养慈爱小辈。这两个方向的涵义,同样在《孟子》里能够找到经典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句是说小辈对长辈的孝敬,要求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长辈,着重强调的是年轻人如何对待老人长辈孝敬的问题!第二句话可理解为是说长辈抚养小辈的,能读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层意思,却较难读出是否强调老年长辈如何对待年轻小辈的慈爱问题,更难找到如何约束老年人如何慈爱尊重年轻人的问题。所以,当代学者的这一个提法,确有现实意义。其实,长辈抚养小辈似乎从来就少有问题,而长辈慈爱尊重晚辈小辈却往往问题多多。在孝道上,社会当然存在“不孝不敬”现象,却也存在“为老不尊”现象,把孟子的话用于约束调节“为老不尊”行为,确有深刻意义。

    正是从这个思考切入,我喜欢了汪有榕这一组诗,希望诗人多写这一题材的诗,多传播这样的诗。当然,汪有榕涉及孝道的主要是我所分析的第一个方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以悲悯心情写道:“一次又一次你想抵达/急于上山的脚步,多于下山的力//这些擦汗的老者动作缓慢/我途经他们:四点钟的孤独与迷茫//你打开山中的窗/绕着自己又走了一圈//有人途中哀唠告伤,也有人默默前行/我低头擦汗羞于说同情的话”(《衰老经》)。诗人尊敬这些老者,也悲悯这些老者,更重要的是从这些老者身上看到人生终结根底,悟出“人生老来的真谛”:“原来人生是这样的/得空搬运的一些慈悲,只剩下一些引磐的调/你长而吞吐的一生,一半是别人的过去/还能说些什么?//半路的空亭子里,清唱闽剧的/多是一些孤独的老人 (《衰老经》)。这样一来,诗要阐发的就是修身修心的禅意。“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时身不愁”(.昙华《赠行者》)。老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身不了,放不下,不认老,横着来,那么不就“为老不尊”了,那要调心修心啊!“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昙华《赠行者》)。当下就能享受人生至福与禅意。

    汪有榕另一首诗《总是会运用到一些中年的词》也表达着这个意思,而且更加清晰。他说:“大雾消弥于早醒的鬓白:如果你也在其中/就请安放下我喘息的眼神//此刻仰面而来的风是太平洋的/它正疾步走进中年//有人搬动了伤感,也有人无谓裸身。空空的双手/总会用到一些中年的词”。每个人都会老的,诗人也一样,若要为老而准备的话,那就是准备一个好心态。那么,如何准备这个好心态呢?回到那当代学者的思考和孟子的教诲吧——“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以求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以最接近仁德之道!(少木森)

 

 

附:汪有榕《衰老经》(组诗)

 

 

 

 

细数前程还有一千二百米

一阶挨着一阶

烈酒最初的形态。还像少年时

我不能向一座孤峰倾倒

顺其自然爬到了一半

一些断裂的句子,随身携带着喘

椋鸟晃动我从行色上辨认出它们完整的叙述

满山窸窸窣窣的枯叶子有过一些

不动声色的葳蕤

穿行其上我克制着踩着

时间的点每一步落下仍有迥异的回响

多么久远的一首诗我不急于求成

或者干脆停在某处

脚上的鞋还是旧的平底

我想

我还可以向上

 

在一千二百米的高度

占有一首诗不完整的绿

一天的愉悦也才

刚刚开始

 

 

衰 老 经

 

一次又一次你想抵达

急于上山的脚步,多于下山的力

 

这些擦汗的老者动作缓慢

我途经他们:四点钟的孤独与迷茫

 

你打开山中的窗

绕着自己又走了一圈

 

有人途中哀唠告伤,也有人默默前行

我低头擦汗羞于说同情的话

 

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得空搬运的一些慈悲,只剩下一些引磐的调

 

你长而吞吐的一生,一半是别人的过去

还能说些什么?

 

半路的空亭子里,清唱闽剧的

多是一些孤独的老人

 

 

总是会运用到一些中年的词

 

很少有人带自己来这里

在你拨慢的钟表里

 

我不能开口说第一句话,我一开口就犯难

我们很少聊天,更别说一本正经地劝

 

水溢满了一口深井。想起曾经有另一个人

他的柔软与心碎

 

大雾消弥于早醒的鬓白:如果你也在其中

就请安放下我喘息的眼神

 

此刻仰面而来的风是太平洋的

它正疾步走进中年

 

有人搬动了伤感,也有人无谓裸身。空空的双手

总会用到一些中年的词

 

 

不被辜负的时光

 

每一列火车都是一段不被辜负的时光

 

天渐渐黑了

我到这里仍然存着站票

不肯过期的青春

每天都忙着卸下一些车辙的痕

或者还有没失去的新鲜

几个形单的影

围坐着,煽情,谈起各自

无法安慰到的生活

我以晚来者的战战兢兢

目送中途下车的人

倒退的树遮着雨水的悲

你擦肩走着

一段不被辜负的时光

晦明交替着

 

原载《水仙花诗刊》2017夏季号

 

诗人简介:汪有榕,笔名阳光,《海峡诗人》杂志社编辑。生于70年代,福建福州人。曾参加鲁迅文学院福州研修班学习。其作品散见美国《诗天空》,《中外论坛》,《人民文学》海外版,《诗选刊》《福建文学》,台湾《创世纪》,香港《文学报》,《诗歌周刊》等报刊。禅意诗选入禅意诗十家》《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等选本。个人诗集《仿佛人间的前夜》待出,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居福州。

 

    诗人诗观:诗需要一种真实生活体验,而“慢”则是一种“水满则溢”的过程。

  这是"禅意少木森"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请关注!

 

         以禅眼观物,以诗心生活


        《读出的禅意:2017年度禅意诗选读》征稿启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