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神州】|中国诗人阳光自选诗及诗评

【诗意神州】|中国诗人阳光自选诗及诗评
阳光的诗
作者简介:阳光,原名汪有榕,《海峡诗人》杂志社编辑。生于70年代,福建福州人。曾参加鲁迅文学院福州研修班学习。其作品散见美国《诗天空》《中外论坛》《人民文学》海外版《诗选刊》《福建文学》台湾《创世纪》香港《文学报》《诗歌周刊》等报刊。个人诗选《仿佛人间的前夜》待出,现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居福州。
1、续茶
一杯接一杯地去喝
直到你对苦转变了原有的看法
直到你在回甘的路上
隐忍的开出了花
静,一层一层地铺过来
两三个小时里,我记住了你们
忘我的样子
几只朱鹮与白鹭
在湿漉漉的茶树下踱步
似水墨中的白循序渐进
它,美在你必经的路上
它克制住你
身体里亏欠的一部分的火
这么多年想家的味道
你一杯一杯地去喝
那时,你离我的渴那么近
那么滚烫。像两只稚鸟扑翅的最初
一只鸟心存另一只鸟的兰香
覃可
覃可,广东揭阳人,出版过个人诗集《板嶂山手记》,有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诗潮》《华语诗歌年鉴》《珠海特区报》等诗刊、报刊和多种网络平台。居珠海。
从茶叶最原始的味道“苦”和“甘”,写到了“朱鹮”、“白鹭”、“茶树”、“路上”、“家”和“你”等诸象,并有效地调用了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其衍生出的诗意更丰富,诗境显得更立体、更多变。诗人阳光在世俗生活的海洋中寻觅并且打捞起那些有光泽的记忆碎片,从而构筑了一个诗意的港湾或者说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他追求大自然的宁静,怀念故乡的美,对少年男女之间那份青涩而美妙的感情心存眷恋。
相比之前我读过的不少关于茶叶的诗歌,这一首的特色在于,它把切入点选在了泡茶的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上,着重于一个“续”字,为何要“续”又是如何“续”下去?相信不同的读者,能够找到不同的答案和感悟,但无论如何,如果能从诗人那舒缓的节奏、唯美而又略显忧伤的笔调中感受到一份诗意的美,也就足够了。
2、在茶亭
不会有谁再来。他从她隔夜的茎上醒来
蜿蜒的流水
还有很长的一段抚琴的路
七米外
灰鹭在问
两次起身后我坐回
原来的风景。现在,花开仅仅是抬手的
瞬间。像遗忘和未知的事
交替浮现。我不断写下离分
并假设一场相遇,解开的缆绳
一只兰舟想着它覆水的痕
不动声色呀。我想起
那杯我还没有喝完的酒
仿佛我是它们,孤独
请来的客
《新汉诗选刊》编委、诗评人。从事现代诗的理论研究和诗歌评论创作。主要作品有:《论诗歌的人文主义创作》《诗歌的意象和留白》《汉诗的发展及导向性问题的探索》等。
3、傍晚的味道
闲来无事,蜷在暮色里,接近契合。
——一茶君染墨的手指:
从画布上撤下
门,清冷虚掩着。
挨着院墙的比划
那些线条我还没想好,遮翳的性情
与沉默的颜料
相对暮色中那一个难以细说的达诂
寒暄的人不来
碗盏,在寂静与寂静之间
附着薄薄的霜。我蜷在暮色里
火炉上煮着米粥
林浩珍
林浩珍,1967年生。福建省作协会员。“诗意神州”作家掌上出版平台创始人。创办《世纪未》诗报。曾获《青春》杂志等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诗歌比赛”二等奖。已在《诗歌报》、《诗神》、《飞天》、《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近400首(篇)。已出版诗集《回眸》、《那时花开》。
《傍晚的味道》的意像、意境颇具古典主义的风格。从第一段:“闲来无事,蜷在暮色里,接近契合。/——一茶君染墨的手指:/从画布上撤下”到最后一段:“附着薄薄的霜。我蜷在暮色里/火炉上煮着米粥”就是一幅有着中国风韵味的水墨画,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氛围,透出淡淡的禅意。“寒暄的人不来/碗盏,在寂静与寂静之间”让我想起了我非常喜欢的古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王维归隐于山水之间的,而阳光的诗却还透出一丝生活的气息和烟火味。
4总是会运用到一些中年的词
很少有人带自己来这里
在你拨慢的钟表里
我不能开口说第一句话,我一开口就犯难
我们很少聊天,更别说一本正经地劝
水溢满了一口深井。想起曾经有另一个人
他的柔软与心碎
大雾消弥于早醒的鬓白:如果你也在其中
就请安放下我喘息的眼神
此刻仰面而来的风是太平洋的
它正疾步走进中年
有人搬动了伤感,也有人无谓裸身。空空的双手
总会用到一些中年的词
郑朝阳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作品散见《诗刊》、《福建文学》、《星星诗刊》、《绿风诗刊》、《文学月刊》等五十多家报刊杂志,部分诗歌作品和文学评论入选《青春诗选》、《中国当代诗人情诗集萃》、《中国诗歌精选300首》、《中国民间好诗2016》等相关诗文选集。出版诗集《那晚的风》。
5、霜降日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
我没有提起落叶的笔
我要睡到自然醒
霜降后,亲爱的,我等你
撤了凉席换垫被
像身后马嚼青草的声音
孤独开始出来迈它忧郁的步
空山落叶怀抱我一小节
一小节霜降的凉
西门吹风
西门吹风,原名严关福,男,福建宁化人曾有诗作散见《三明日报》《福建师大校报》等,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诗典》《永存的报春花》等诗集。现为“三明诗群”“客家诗群”成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有作品发表于《宁化文艺》《客家诗人》《诗谱》等纸刊和部分网刊。
6茉莉花茶
闭目。打坐。听书。
一张孩子稚气的脸睡在她小小的手上
春风翻动评话先生的书页
我们常常忘了,花香
也是有出处的
在花遇见活水之前
词古色水亭香,那是坊巷、茶楼间
烘焙的一抹月光的白。
一首诗最初的芬芳
饮清淡的茶水,想着南方的婉约
像哥哥牵着妹妹的手
十八朵茉莉开的时候,有那么一朵
就簪在你的髻上
咏樱
咏樱,真名黄勇英,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福建省作协会员、现代诗歌文化艺术主编、诗意神州主编、中国诗歌网诗人认证诗人。大学时曾任福建师大“南方诗社”副主编。擅长散文诗歌写作,在各级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已出版散文集《带爱上路》。
7 母亲
浆洗着旧得发白
像伤风的语言和动作
穿针的人咳嗽着老去
缓慢。多梦。
在一茬倒退的灰里
她眯缝着天
我记录着,春末,搁下雨的
寂静,有
香樟树的气味
与沙漏的风湿慢慢抱在一起
一头老水牛,眼神黯淡
对着光亮打盹
南沙
南沙(上善若水)本名华南沙。毕业于理工大学电子技术专业。高校教师。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世界华语诗歌联盟》盟委会成员、《诗漾天下》主编、《当代诗选刋》编委、《中国诗歌黄金台》海外编辑。有作品入选《当诗歌遇见互联网》、《世纪诗典》、《当代300位微信诗人脸谱》诗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