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影浮沉频入梦——汪有榕诗性中的古典神韵 文/王飞

(2017-08-30 15:24:35)
分类: 阅读阳光

 

花影浮沉频入梦——汪有榕诗性中的古典神韵 <wbr>文/王飞

花影浮沉频入梦

——汪有榕诗性中的古典神韵

                                          王飞

    汪有榕,福建人,长的属于清秀、俊朗的那类人,从骨子里透着那种疏朗的气息。作为杂志编辑、诗人的他也有着诗人所特有的“自恋”与编辑的“挑剔”。我与他彼此相互关注十余年了吧?却很少相互评论彼此写的东西,只是默默地欣赏着而已。说实在话,最近两年真没怎么读书,也没怎么写什么,尤其是诗歌。诗歌的圈子有着诗歌圈子的热闹,我也不太想去过多地说什么。说,也是实在说不来什么。

    如今,汪有榕想出个集子作为一个创作途中的一个小结,写写我的读后感想、读后感觉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杂七杂八的事儿很多,还是尽心、尽力读着、想着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趣向。

“诗言志”、“歌咏言”,这是有社会担当的诗人不可逃避的命运,如屈子《离骚》,如魏武《短歌行》,如杜甫“三吏三别”,时时不忘家国天下;“诗以情胜”,这是孤凄寂寞的诗人潦倒的自吊,是婉约,是哀伤,如柳永《雨霖铃》,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诗以无明”,是佛性的隐现,是至静,是道的自然;诗史上能三者兼得之者,唯有陶渊明,既观天下之变,弃仕途,忘情于山水,荷锄采菊并怡然自得耳。现代诗歌能具中国古典神韵者已少之又少,福建汪有榕之诗,偶能得之。

汪有榕,笔名阳光,《海峡诗人》杂志编辑。居福州。因福州为文化学者辈出之地,其故居散落其间,便有了他以诗记游的《阳光的诗》第一辑:戚林八音的乡愁。

    他以散文诗的笔调写这些游记,犹如随时带着画笔的画家,记下那乡里琐碎让人忧愁的细节。他的诗中的颜色,带着淡淡的愁绪,以明净的语言轻轻诉说。譬如《印象·闽江》“水如米酿的青红”、“绿榕白鹭”,是那么的干净,《三坊七巷》的“白墙青瓦”、《榕树下》的“暮色中最顽戾的灰白”……颜色分明,澄净如洗,极少的颜色奠定的基调,是古雅,是沉静的水墨,是空谷灵音。

诗的神韵表现,总难离字、词、语调、景的选择,这也是诗人审美底蕴的呈现。何如王维般,诗兴、画意、高趣、禅机?

    汪有榕《阳光的诗》第五辑“暗移花影唐帖上”,便是一组极有情致、极备古典神韵的诗歌。尤以《牡丹亭·游园惊梦》及《暗移花影唐帖上》二首为最。


《牡丹亭·游园惊梦》


有人在梦外轻轻叹息

也有人在梦中为我披上一件慌乱

 

那时春风合上眼。他出现

你说,心意恍惚,心意恍惚啊

 

相思,如此切幕,复古的眼神揽镜自怜

一出惊梦。我说:我已爱上了你

 

春色如许?拾起一些,你似乎又疏漏了一些

线下白描的小生,你要见他哪一面?

 

离奇反骨渐渐叠成艳词:生是死,离为合

婉约的唱词慢声徐度过来

 

听她懒画眉,听她山坡羊

举手投足。听她水声如绸


    汤显祖的《牡丹亭》将情根深种,那本即是浪漫至极、向死而生的情语,艳丽而寂寞,温婉且缠绵。在昆曲中,梅兰芳和俞振飞的演绎堪称完美。而汪有榕选择了在“入戏”与“出戏”中来回的游荡。诗中对人的别具这种跳脱的意味:有人、也有人、春风、他、你、我、线下白描的小生、她。在诗中,他一忽儿是杜丽娘,一忽儿是柳梦梅,一忽儿是合上眼的春风,一忽儿是听戏、观戏的人。他在各个角色中任意往来,以己之情,观相思、观生死、观戏中人举手投足,为一场惊梦,如醉如痴。


《暗移花影唐帖上》


酒饮微醺,饮者如如不动

只若初见冷月的气息。沉着

 

“焦尾”是一把琴

须臾裹紧每一弹指

我只是在找

行云的狂,他收住

像唐帖上暗移的

 

为君弹一曲

清供不是旧年的雨水

研磨的人淡淡妆。随了

他的想

 

提笔忘字

春愁密得像小楷

 

怎么运筹,东流的水

花谢了,只得耐着性子

再等一年


    《西厢记》中莺莺赠张君瑞诗,有“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句。汪有榕巧借花影移唐帖,春愁密如小楷,研磨的人淡淡妆,随了他的想等系列意象,营造出古典娴雅的诗意神韵,这在现代诗歌中,是极难得的。

在汪有榕的诗歌当中,偶见用“的”、“了”虚词,还觉可待商榷。如上,《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我说:我已爱上了你”、“你似乎又疏漏了一些”,无论从时间的迁移、爱情发生的进程、以及诗歌的语感来说,都不若去掉“了”字来的更自然,更可融入诗境。

    汪有榕的骨子里有着古典那类的淡淡的忧伤,很沉稳地表现着、表述着、表达着,依从于自己的内心,不张扬,不虚夸。读他的诗歌,总是让我想起冰心的那些三言五语的小诗,精炼得如一颗颗从不蒙尘的珍珠,总在不经意间闪着熠熠的光。那些无需呈现的自筛子的空隙间抖落了,字与字之间有着应该有的缝隙,不粘、不挤、不连,就那样疏疏落落的样子,展现给我们的它们应当有的距离,那是——字与字、词与词本来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有着从容的气质。

    拉拉杂杂写下这些文字,有很多东西是,真的是用语言无法解读的、也是无法全面呈现的。因为每个读者都会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画面和画意的,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在此遥祝,遥祝汪有榕在创作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宽、更广。

                                                 2017-8-30 于静心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