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前晴雨─读汪有榕诗集  文/(台湾)墨韵

(2013-07-05 07:16:29)
标签:

育儿

分类: 诗意生活

窗前晴雨─读汪有榕诗集  文/(台湾)墨韵

窗前晴雨─读汪有榕诗集   

文/(台湾)墨韵

 

    阳光本名汪有榕,他即将出版的诗集《彷佛人间的前夜》,分五个部份:辑一《早年流失的星》,辑二《回家的感觉真好》,辑三《被阳光微博了的诗语》,辑四《禅意诗选》,辑五《新古典主义》,辑六《在浮世与诗歌为邻》,题材多元,形式多样化,时间跨越度长。其中《被阳光微博了的诗语》是短诗,可能发表在微博上。诗见证了从孩提回忆到孩子出生这一段日子里的生活种种面向,有欣赏表演艺术,有古典文学阅读,有片段人生风景的浮世绘,无论叙事抒情,都融进他现代生活的节奏。

    翻阅诗集首页的《生·旦·净·末·丑》一诗,写出了人生的角色扮演,不仅是舞台上的,也是实际人生的体会,其中《生》一篇说:“我的语言开始前倾/向一株老朽/讨要一壶烈酒/虚晃的一枪  却慢慢浸舌/倔强的回马,等着我/甩头/重拾山河”这首诗,可以充分的感觉角色的形象动作,倔强是性格的写照,并由回马甩头的辅助动作,归结出强而有力的重拾山河的豪迈情景。

    这首诗与“语言”有关的描写是:“我的语言开始前倾/烈酒/虚晃的一枪却慢慢浸舌”。全诗将角色的手演身法步巧妙的与语言连结,整个大方向是“前倾”与“甩头”作为起结,“语言前倾”充满创意,“甩头”与“重拾山河”是紧密的呼应,在舞台大空间响应中,归结出意义所在。这首诗用语言的符码,彰显出“意义”的所指内涵,在风格上充满阳刚,这是不是正如作者在辑一《新年祈祷词》一诗里所说的,他祈祷一生与诗歌结缘,“它比物质清贫/比生活写意/比我构设的蓝图都要抒情”我不知开卷的第一首诗是否如作者自己的生涯期望价值,写诗也是否比“寒冷更早/比瞬间还快/比一切预言更迅猛!”

    相对于这首的阳刚与快节奏,辑一《破静》《时光缓慢》则是慢节奏的阴柔:“一种/声音/轻轻/叩唤/湿是我的/湿吗/清冷中觉醒的雨/像一首小令/当我关上小窗,阖上眼脸/余音依旧”。

    《时光缓慢》:“安静的时候,你看书。看时光缓慢/看花草在一勺一勺淘米水的滋养中/慢慢张开她细碎的身子/看春光不偏不移的婀娜着,摇过去/一点一点地显像出/我体内光亮的文字”这首诗以轻分贝与慢动作,写出阴柔的余韵。《破静》是清冷觉醒中的雨,以余音来写“湿”的感觉。

    《时光缓慢》则是以动作的意象书写。花草在淘米水中张开细碎的身子,连接着“春光”光的意象,然后像暗房补光追影的效果,把体内文字光亮显影。中间并连接了动感意象“婀娜”,但这种“婀娜”不只是女子,并且是春光的,写出了“安静”的韵致。

    第二辑《回家的感觉真好》,给人一种溪流的走向,回家正是这样的感觉。给自己找到生命源头并发展出生活温馨的天地。不管是“染头发”也好“春天就这样在翻云覆雨的手里/一寸一寸地醒来”或者是三代亲情体悟的雨也好都给闷热繁忙的人间生活,带出温馨的雨。我们看《带情绪的雨》:“它在福州特有的台风季节略带着闷热的思想来”作者在帮小孩擦痱子粉,修指甲时,讲一些“白日的纰漏”当然最后是孩子讲孩子的我讲我的。作者追忆起这场景就像当年父亲对自己一样。这场短暂的台风雨夹着雷电,夹杂着这房间内先后三代人的生活道白。其中有尖叫有各种温度,各种生命的热情,温度,生活,写诗,凡念,统统下在雨里。

    另外写雨的场景,出现在辑五《新古典主义》〈一条蛇的悲哀〉里:“痛里抽丝的桥,似断非断,化一场雨吧/所有的船家都停渡在千年之外,我一条失忆的蛇空空紧抱一把熟稔的伞如何问情?”那是悲情的恋雨,下在穿透人心的西子水里。相较于西子水的雨故事,辑三《被阳光微博了的诗语》〈雨点〉则是清纯的眼睛。“雨点在湖面上溅起了涟漪/像孩子的梦,一点一点的,有了长大的欲望。”

    小雨滴不仅是中心有个圆眼睛,还有扩散的种种波动涟漪,与生命血脉相连的梦与欲望的世界。

    辑六《在浮世与诗歌为邻》〈一个春字部的发声器〉仍在写雨,但雨有了表情“这哭泣/是一场大雨/而雨声高亢/是一个春字部最激动人的发音”有了声音,与情感的起伏表达。

    而辑六《在浮世与诗歌为邻》〈清明悼亡词〉的雨,又是另一种情景:“所有的流水/都浮成了一座寂静过往的桥”“你空空的脚印轻轻的叩着/那么多生离死别的声音/像雨一直下/一直下/在我们的心里你又活了一遍”

    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藉雨来润泽复苏。在流水中浮出寂静过往的桥,让生死之情足以毫无隔阂的相系。

    辑六《在浮世与诗歌为邻》〈秋来鸟不惊〉中说:“我们在泼墨相生的情意中交换彼此的山水/彼此的眼神/彼此的呼吸/彼此的睡眠/以及彼此眼中此生共渡的/秋水与长天”

    这是对生死主题的关怀,也写出对生命的感受。这时雨不只是雨,也是秋水共长天的生命共感。呼应这首诗的正是辑六《在浮世与诗歌为邻》卷尾的〈鱼经〉:“大雨灌溉了鱼群,老之不至的地方/悲伤是秋情。现在我坐进内心的枯竭/对一条鱼说起它的河流。”这写出了生命溪流的感受,找寻源头,或者感受秋光,提出反问,或者静静承受。

    本文试图以有榕以诗请情的过程,提出两个面向与诗风来探讨。阳光里寓含雨丝,雨丝里欣见阳光,这本是生命的本质。一如有榕在辑三《被阳光微博了的诗语》〈长街〉一诗中说:“现在整条街只剩他一个人/如同回忆/常常出现在一个人的呓语中”〈不远的灯火〉:“一抹/再抹,天就黑了/从山头望下去”像这两首诗一样,他的构思能从相反相成的方向去看是事物物,微博着诗句,淬炼出古典的情意,追求语言的符码与旨意,也试图从禅来写诗,并执着地愿与诗歌为邻作为生涯规划。在这篇章没有谈到的部份,有待别的读者再来眉批,与他因诗旅有一面之缘,站在红瓦厝窗前他曾导演过我的脸应该像阳光的角度倾斜,相信在他诗的窗口,他自己应是更能感受阳光与风雨,呼应天空与大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