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浮动 细小而生动
——关于阳光的诗歌
文/闻小泾
网络时代,诗歌得风气之先。通过网络,诗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加频繁,这对于诗歌创作未始不是好事。
我与阳光的认识,也始于网络。2008年汶山大地震后,我有一腔悲悯需要发泄,于是借助于网络重新开始停歇了十几年的诗歌创作。而此时,阳光也活跃于网络诗歌中,一来二往也便熟悉了。当然,其时还未谋面。
阳光的诗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绮丽,大有宋词的风格。事后在交往中,他也承认受宋词的影响较深。在国内网络诗人中,像他这样既借鉴古典诗词又具有现代风格的诗歌文本,并不多见。难怪来自深圳的诗歌评论家李云龙(推石头的西西弗)先生对他的诗歌创作颇为推崇,不吝赞美之词,给予很高的寄望。
仔细分析阳光的诗歌创作,我觉得有几个特点。一是语感拿捏到位,一首诗在手中,从上到下语气一贯到底,几无破绽,换一种角度来说,就是诗的音乐感很强。这似乎很简单,但在目前国内已经成名或尚未成名的诗人作品中,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二是诗的画面感很强,阳光善于用画面说话,而不是抽象的说理,这一点恐怕也得益于古典诗词的影响。文艺作品需要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但受西方诗歌的影响,目前诗坛上偏重于抽象思维的作品渐多,我觉得需要注意。三是用词有自己的特点,阳光的诗歌中有些动词,有些词组的组合,很有自己的特点,往往令人眼睛一亮,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特点成就了阳光诗歌的生动。四是诗歌技巧的运用特别是通感的运用娴熟自如,因而增加了悦读性。五是在题材把握上,或曰精神把握上,注重禅味,当然这与诗人的修为有关,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方能写出纤尘不染的作品。
在阳光的诗集中,我比较喜欢的有好几首,如《月光》:
开始只是席上的冰凉,你用暖茶的手来焐暖它
再然后是水的惊讶
别惊动它的叫。月影,从你贪杯的肩上,一点一点的斜下,是一件
看不到缝的天衣,一点一点接近生命的翠。搅着风的玩笑,取水的霜墨
映染荷的暗房,四处是探访的水声。是丝竹轻弹的弦,比渔网
要柔,细细的薄透,落下最柔韧的痕
以单数的相思开始,以偶数的忠贞相偎。山岚常常听错夜的脚步,像你恍惚过
夜的手势,夜的暗语,你保有明月的巢。目光中总是飞翔的月形
总是如水的欢叫,一个盲女翘首的笛音,把阴影荡开
把痛苦惊碎。它涤荡过的青丝,像一把梳子
它沉浸着幸福,又把幸福给了旁观的鸟。我不艳羡
它竟直站着我横亘的笛上,恰似拨月的手
月光照过来,暗香浮动。梦鸟不惊
它拂过更大的荷花,翠绿的衣袖,细小而生动
这首诗把以上所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注脚。但令人惊讶的还在于,他能够那么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把月光写得那么到位,几乎要把你的心给弹破似的。
有一段时间,阳光注重于微型诗的创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颇得微型诗友的好评。其中有一些是不错的,如:
《一觉醒来》
一觉醒来,天空竟然蓝成了那样
灰鸽子腾空,你呆立着,欲言又止,
仿佛爱上了什么?
很平常的一个景象,在他的笔下竟然会那么生动,那么错愕,以致让我们相信“错愕”也是诗写的技巧。
《山水画》
隐入一尺宣纸里,让清瘦的
山水,慢慢地漾上来。
短短的两行,似实似虚,似虚似实,有无穷的韵味。当然,这首微诗得益于两个动词:“隐”、“漾”。所以动词是诗的生命,特别对于微型诗。
阳光的微型诗固然好,但与其短诗相比,我觉得阳光的潜力还在于短诗方面。我比较喜欢他2008年前后创作的短诗,所以我希望他在短诗方面完全可以“竭泽而渔”,而不是“浅尝辄止”。
后来,在接触中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阳光并不属于强者,而是属于经济较为拮据的一员。但令人感动的是,他十几二十多年来仍然孜孜不倦于诗歌创作,诗歌真正成为了他灵魂的伴侣。阳光的诗歌能够达到目前的成就,无疑与这一孜孜不倦的追求是相关的。成功都是属于执着的人。我相信,有的人生来就属于政治,有的人生来就属于金钱,有的人生来就属于诗歌,阳光就属于后一种。如今,阳光的诗歌已经站在了很好的起点上,只要认准方向,继续善于借鉴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创作成就,并注意在题材上有更大的拓展,同时在诗歌的深度上继续多下功夫,相信阳光的诗歌是大有未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