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盖山。仙人湖。桃花溪。妙峰寺。菩提路。芦苇野趣。

标签:
文化2012福州海峡诗人征稿高盖山妙峰寺汪有榕诗人阳光 |
分类: 别有洞天 |
高盖山森林公园坐落于福州市区南台岛中部的高盖山上,海拔202.6米。地处仓山文教区,茂林修竹,浓荫匝地,初春杜鹃吐艳,盛夏桃李曳彩,深秋玉兰飘香,入冬桔园挂红,婉如人间仙境。
高盖山浓荫叠翠,如伞如盖
登山巅,北可瞰福州古城的风光;南可眺碧水如带的乌龙江和形似屏风的五虎山;东可望吐翠的鼓山,西可观飘舞的旗山。三山一水合抱盆地省垣福州,美景饱览无余,尽收眼底。
妙峰禅寺
《福建通志》载:“妙峰院,在仁丰里。”《三山志》云:“宋建隆元年(960年),置院在妙峰山之巅,故以为名。”其实,妙峰寺原名高盖院,始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年),原占地0.2公顷多,极盛时,有僧众百余人。明代遭火灾,寺宇被焚毁。清代在原址背后重建寺宇,改名为妙峰寺。现存的妙峰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殿堂组成。占地面积2048平方米,朝向东北。寺院内外,玉兰飘香;山岗上下,桔园挂红。柑桔园边有发掘的一口宋代古井,井边还有两个凿造于宋绍十五年(1145年)的涤盆。寺前有4座9层石塔。寺后还建有4座5层石塔,皆为镇寺之物。现寺院住持,海灯法师的弟子释济平法师曾旅居香港,广为筹资,重塑十八罗汉金身和韦驮佛,建造海灯法师纪念堂,改建天王殿和观音阁,新建禅寺山门,使古刹雄伟壮观,焕然一新。
桃花逐浪
山涧有桃花溪。相传元代陈亿翁于溪畔种桃数百本,每至春时眠食其中,风流倜傥,倾倒无数文人墨客。明代郑善夫曾诗咏:“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献题三径松;旧国萧条岁复晏,布袍芒履何穷!”如今仍有桃树数百株。每当暮春时节,花红满溪,碧波逐浪,有无限情趣,成为高盖山胜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