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李白原著《送友人》一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向北城外眺望一座青山连绵到了远方,一带白水河弯弯曲曲得流过东城。在此一别,朋友你就要在孤独中踏上万里的征途了。向来游子的心意好似浮云飘泊无依,故人之情就像落日和人们之间挡上了山川。你对着我挥了挥手绝然离去了,骏马嘶鸣中你的身影越行越远。
小城北面连绵着一座青山,一带白水弯弯曲曲流过了东城。此地一别你就将孤身一人踏上万里征途。浮云好比出家在外的游子,落日在我心里正像将被山川阻隔的你一样。挥手间我们就在此别离,萧萧的马鸣声中你的身影越来越远了。
小小的读后感:
李白,著名的唐代大诗人。
我以为在这首作品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已经是经典之句了,但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意境还在它之上。前一句如果是一种浪漫风格的体现,那后一句里激扬的侠士风骨则表露了一种有担当的豪情。
万里的征途不算短了,此别之后相见为难。诗的开篇显然有着悠长的意味。连亘的青山,绵长的白水,这象征着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感情。游子的孤独飘泊,就像天上的浮云来去无依。美丽的流云本来并不懂世人的分别之情,但是在李白的笔下轻云的气质变成了游子的心绪,复杂的心思被形象化,这样用比喻算是传神之笔了。最后的一句里用萧萧的马鸣代替离别的话语,这里用到美术中的流白手法以及山水白描的手法,此时无声胜有声,马鸣中包括了诗人和朋友间的深情厚意。读者似乎能想象出,诗人目送友人远行的样子,城外古道,一人骑着骏马在萧萧马鸣中渐渐行远,城下一位文士久久站立,望着远去的朋友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
对于这首作品,要说感情,有担忧有信任或许还有等待,要说艺术上的处理,已经显露了一种成熟或者说一种凝练,这两者的结合恰如其分,使人想挑毛病都难。对我而言,能欣赏到如此美文,心里是很欣喜的。
附:
李白生活在唐玄宗统治前后,曾在朝为官,写下了多篇关于玄宗爱妃杨玉环的名篇佳作。像《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二)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三)诗中将杨贵妃的容貌赞为比前朝的赵飞燕还美,云雨下的巫山再美,比起杨妃来也空自断肠,春风和煦美好,但是和杨妃一比,就只有自己在一边恨恨罢了。杨贵妃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她一定是很美丽的人了,但是李白诗句中这哪里是人间的女儿,简直是天上的仙人。《清平调》的风格开阔大气,美轮美奂,浪漫优雅的立意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这和《送友人》的风格不完全一样,但李白在文风中追求出尘清雅,力求完美的精神内涵却没有减少。
李白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全唐诗》里收有他的许多作品。有兴趣的读者,买一本《唐诗三百首》就能读到许多他的诗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