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冷泉亭》有感

(2007-06-01 15:48:24)
标签:

清泉

西湖

思想

分类: 阅读古体千家诗
 引用自林稹原著《冷泉亭》一首
       冷泉亭   林稹
一泓清恪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是在山时。
 
小小读古诗:
    有的学者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林洪,这里根据《宋诗纪事》及《梅磵诗话》更正为林稹。
    冷泉亭下一泓清泉,可以沁入诗人的心脾,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注意这眼清泉,寒来暑往只有泉水自己知道。当这清澈的泉水注入西湖,承载的竟是轻歌曼舞充盈的画舫,溪流回想起自己的源头可能会察觉出自己已经变了吧。
    冷泉亭下有冷泉,那泉水的清和凉可以沁入每一个诗人的心脾,但是寒来暑往中也只有寒泉自己默默渡过。这泉水会流入西湖,承载起轻歌曼舞盈于其间的画舫。这样清澈的泉水到了脂粉场里,回想起自己原本的样子时,它也会感叹这遭了污染的结局吧。 
 
小小的读后感:
    林稹,宋代人,其他生平现在我还不很知道。
    冷泉亭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因为有西湖和古刹的缘故吧,这里的山壁上有很多颂咏的诗歌,苏东坡等名家都曾在这里题字。
    这首诗里是不赞成靡靡之音和放荡生活的,对西湖上的歌妓们所乘的画舫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诗里用本来清澈的泉水因为承载了画舫而被玷污来讽刺和批判歌妓们的生活,虽然有批判,但是对她们也有同情和怜悯,说她们原本也是清泉一样纯洁的女子呢。
    清泉因为出于深山或偏僻的地方而保持了自己的纯净,它们注入西湖这样笙歌燕舞的地方,会被脂粉玷污,会被喧哗扰攘,会失去原来的面目。这是件平常的事情,是摆在人们面前几千年的东西,如果诗人没有这样想并留下了题字,我想一般人心里甚至不会去想泉水怎么到了西湖里就会忘了自己在源头的样子。这有什么好想的。可是泉水如果想想自己的源头,再看看浮华多于繁华的西湖,心里就会很难忘记自己纯净的以前了,这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读了觉得诗人是在借泉水的名义来凭吊身陷污渠的女子。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人又题了一首,作者是陈藏,内容是这样的:“岩里空寒玉有声,亭前渊静镜生明。从他流入香尘里,不碍源头彻底清。”我觉得这是陈藏在安慰诗人,清泉的源头那些香尘是无法污染的,陈藏也是在批评那些不自爱的女子,但语气重了些。他或许有清泉去污留清后还是清泉的意味,或许陈藏想说“莲出淤泥而不染”。陈藏对林稹的看法提出了异议,而分析得却更透彻,尽管他的诗比较不留情面,比较尖锐。
    相比之下林稹的诗是趋向多元的,而陈藏的诗则概念单一突出。我想我们做诗如果能力有限就学陈藏,如果功底扎实就学林稹。
    林稹的这首诗给读者如我留下了多多少少的遗憾。清澈的泉水竟被玷污了,珍贵的一面失去了,总是让人惋惜不已的。“冷暖年来只自知”好像有抱怨的意思,是山里太冷清了么?于是不管不顾得流到西湖里去想看看热闹的世界,结果被玷污了。这在今天也有的,原来从古代起,这样的故事就发生过呀。是不是因为故事实在古老,所以今天还有人去上当。那么“回头不是在山时”就是说泉水后悔了吧。世上如果有卖后悔药的,人还会后悔么?像这首诗写的,人们读了会心里先有个醒悟吧,我想世上也只有如此的后悔药而已。 读《冷泉亭》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