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赵嘏(gu)原著《江楼有感》有感。
江楼有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小小读古诗:
一个人独自上到江楼远眺沉思,夜空中月亮的光芒像水一样清透,而江水平滑倒映着天空,使人觉得水天一色。去年同来赏月的朋友今天不知道身在何方,唯有这江楼夜景依稀和去年一样。
我独自上到江边的一处楼台,月光如水水如天。去岁同来赏月的玩伴今日却不知身在何方,只有这风景依稀还是去年的老样子。
小小的读后感: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江楼感旧》。
赵嘏,唐代江苏淮安人,出生寒门,生活清贫,但他却也是进士出身,曾任渭南尉,工于七言律诗,他的作品还被收录在《全唐诗》里,他自己还著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
这是一首怀念故交的作品,诗里的人就是他自己,因为和他的朋友有着很深的感情吧,因此诗里有着惆怅也有着思念。独自一人重游旧地,物是人非,尽管景色还是美丽依旧,可是心里少了欣赏的兴致,这水天一色的景致在主人公眼里只依稀是去年的样子,倒底如何也不想再细看了。因此诗里用月光如水水如天这样开阔的视角就不难理解:细致少了,人的心里变了,就算大概还是看到了美景,但是却少了许多乐趣和愉悦,添上的则是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前路的惆怅。“独上”,“思悄然”,“依稀”,这三个词就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心里活动和情感的。
读这首诗,我们应该能想象出那平江秋月,夜色如洗的美丽风景,诗人念怀朋友的心情和形影相吊的孤独值得我们同情。友谊和美景都是人类应该珍惜的,我们读这首诗如果读出了这两点,也就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这首作品在行文上先将自己入画,在把目光放远,后又拉回,接着再放开。思维上给人纵横交错的布局,这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时空距离是本诗抒发感情的基础和手段,而大气的文字能让作品显得深邃些,读者思考的空间也就变得更大。这样的作品总会有人喜欢读,像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