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客中初夏》有感。

(2007-04-28 15:46:01)
标签:

古诗读后感。

分类: 阅读古体千家诗
 引用字司马光原著《客中初夏》一首。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小读古诗:
    司马光,就是那个在流传了千年的故事里做主角的司马光,那个司马光砸缸的司马光。司马光,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著作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等。司马光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中进士,曾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柬院,翰林学士。因反对著名的神宗年间的王安石变法而自请退隐洛阳,这期间长达十五年。哲宗做了皇帝后,司马光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了“元祐更化”,将变法的成果打消得一干二净,尽废新法。而这次从政八个月之后,司马光就辞世了。其实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他的历史性错误是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这个人,做官还是有原则的,算是个好官,但是他思想保守,有极力维护上层阶级的倾向,这一点算是一个遗憾吧。(一孔之见)
    本诗还有一个题目《居洛阳夏作》,也就是说这首诗正是在他辞官期间所写。
    本诗格调明快。雨后初晴,山清水秀,花香气清,没有市廛的喧嚣,环境清新,这些都被诗人观察到并写入诗中, 不难让读者感受到初夏时山中清闲宜人的境况。而感情上,没有沮丧颓唐,却有处身世外的洒脱,可以说这时诗人的心情很不错,而境况即是轻松的又是富有朝气的,还有一些自信流露在诗句里面。从“惟有葵花向日倾”一句,我似乎还感到一种骄傲,觉得这很容易使人理解成司马光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忠君之臣,那种反对变法的政治主见可见一斑。当然他对新皇帝应该有种期望,认为新皇帝会同意他的观点,从而重新任用他,结果司马光并没有猜错。
    初夏时候,山中晴雨相间,诗人选择雨后景色进行描绘,我们如果知道了他当时的身份和他的政治理想,不难明白这样选材的用意。柳絮在这首作品里仍然是个表示贬义对象,诗人有种明确的志向,就是摈弃柳絮轻浮善变的品格。仔细读,这首诗给我留下的印象,从总体上看是一首政治咏怀诗,诗中别的没有多说,主题明朗,字句意义清晰,没有使用多余的词汇,这种抓中心思想的写作方式,在我的初中课本里就有介绍,我的语文老师也曾对初学写作的我传授过这样的创作方式。我许久没有读新出的教材,不过我猜这在今天的写作课上或许也是一项必读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