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同学的新片《红色康拜因》7号开始在北京地区正式上映。特别为他以及他们的那个团队感到高兴,这部电影在国外不少电影节上都有所斩获,但是能够顺利的在国内公映,作为一个低成本的被打上“文艺片”标签的电影都是特别值得庆祝的事。
大概由于吕玉来跟黄璐同学都是出生于80后,所以,围绕这部电影也出现一个新的说法:80后电影人。
确实,任何领域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不经过这样的提示,你可能还没想到80年代出生的人也已经通过他们自身的特征及努力逐步将要成为一个新生的并且是也许不容忽视的“势力”。
吕玉来与黄璐这样的演员身上,作为完全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开放的环境下长大的电影新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确实是全新的一拨人,由于无法忽略的与前辈不同的成长背景,构成他们的今天。他们首先可能就是“非传统”的:他们更独立、更开放、和更有可能适应全球化的新生代力量。
他们有不妥协的自我个性的同时也在成长过程中就接受和懂得要与别人的协作,这使你看到他们身上具备的成长可能性很大,在作为一个即需求个性的光彩又需要团队的协作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具备某些先天的优势。
但是他们就真的能代表一代人吗。显然不是。
如同小吕同学说的:我也不喜欢谁“代表”谁,而且谁又能“代表”谁呢?
他们只是值得我们期待。
在鲜花中思考的小吕同学

沉浸在喜悦中的黄璐和小吕

梵太奇的80后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