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九女墩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故乡絮语 |
漫话九女墩
在沂水县诸葛镇最西北,马山西麓,一共有连珠状大小不一的九个山包,南自红石崖村向北历经凤凰峪、七沟直达于家洞村,一字排开,这就是九女墩。同武昌东湖、江苏邳州等地的九女墩相比,这是天然的小山岗,而非古代大型封土墓。
九女墩东边就是马山—卞山山系,山系东边隶属沙沟镇,是沭河流域,而九女墩属于沂河水系暖阳河的支流。说起马山,据说以前叫鹿山,因有小放羊者淘气,砸去了鹿角,鹿山没有了角像马,后人就称之为马山了。这九女墩就连成一串错落依傍在马山卞山西侧。http://s12/middle/4aba1c40hb7523275f9bb&690
九女墩之一。
http://s11/middle/4aba1c40hf2935fe3fd0a&690
九女墩之一。
http://s2/middle/4aba1c40hb75233d06c81&690
传说自不可信,可初家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位于最北边的康家墩子南麓。可惜在整大寨田时,被七沟村给整平了,如今只是一片平地。整坟时,发现坟墓有石门,上有雕饰,感觉非常豪华。打开石门,里面已被淤泥封住,然后就无人再究,只管把坟平了。关于初家坟,当地百姓颇能说上一些来,最著名的就是“有人打开初家坟,能养山东这方人”,由此可见,初家坟陪葬应当异常丰厚。传说当时百姓大都贫穷,家中来客人了,没有用具,只管到初家坟来借,说明来意,锅碗瓢盆的就会径直出现在坟前的供桌上,老百姓用完后便还回去。只是后来有人不往回送了,初家坟便不再显灵了。但初家坟前还是时常有马蹄印,马在当时非普通人家可有,但人们只见马蹄印,从未见过人。初家坟被平之后,一切都销声匿迹了。http://s2/middle/4aba1c40hb75232baf7d1&690
康家墩子除了初家坟之外,它周边的景物也是最有特色。墩子北边是火焰山,山高而尖,上边至今有香火;墩子隔河对望的便是一个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的溶洞——水帘洞,洞口常年泉水涌出,旱涝自如,泉水中时有小虾流出;水帘洞上,另有一干洞,横向不深,但洞中向下仍有深洞,深不可测,曾有狗逐兔,兔入此干洞,掉入深洞之中;水帘洞南边,两岸悬崖峭壁,河道中时有巨石巍峨,一直延伸到安家圈村。当地百姓说:“水帘洞北九个弯弯九个嘴,哪个嘴上都有水。”此处的水不大,但常年涓涓而流。这里的火焰山水帘洞,当是百姓依据《西游记》附会上去的。
http://s5/middle/4aba1c40hb75234d2c0f4&690
(水帘洞又叫火云洞。于彦国摄影。)
康家墩子西侧是1958年人工开挖的一个深洞,它与水帘洞隔河相望,洞口呈棺材状,下宽上窄。可能是国家地质队“王”姓工作人员组织人员开挖的,凤凰峪、七沟等村都有派出人员参与打钎放炮等,后来不了了之,至今洞口常年往外流水。百姓传说这墩子底下有一对小金鹅,游来游去。据当地老人讲,很早以前常有懂风水的江南蛮子,拿了镜子一类的东西照看这几个墩子下边,指指点点,说着“到这边了,又到那边了”,好像有什么灵异的东西能被他们照看到。当时,除了他们一行人,谁都不准靠近看。
大概是1984年,国家组织了一个大型地质勘探队,在康家墩子安营扎寨,进行钻探。当时山旮旯里没有通电,更遑论电视了。一到晚上,地质队便抬出大大的彩色电视机,供附近村民看。其时,中央一台放映的是著名的日本片《聪明的一休》《血疑》等,当时附近几个村的孩童一放学就往这跑,煞是热闹。可惜,钻探了大半年以后,地质队撤离了,这个墩子就再次沉寂下来。说是有一定的煤层,但太薄,开发价值不大,也有说是金矿等其他矿藏的,但终因开采价值不高或其他原因而罢。
康家墩子并不是最大的,南边的众姐妹大小不一,地质结构复杂,但多是沉积形成的青色石灰岩和褐色的页岩。从南边数第四个墩子上还有当地百姓叫做猴子石的,状如太湖石,只是个头都很小,大概是火山喷溅出的岩浆冷凝而成。其实,整个马山,上部全是黑色火山灰形成的玄武岩,下部多是松软的沉积形成的砂岩。跟马山相比,九女墩已被冲蚀的矮小浑圆,从地质的角度看,它们跟马山底部都属沉积岩系列,只是马山底部多为黄色沙石。九女墩的岩石都是侧立的,岩石构造很不同于马山下部,感觉是两个地质板块构造,这里很像是个断裂带。
另外,这个墩子南侧叫泉子崖,至今雨季仍旧有仙女泉从墩侧流出,水脉一直通到下游新庄,在那里已经在七十年代建起了一口大水池,水大而深。九天仙女们大概就在这脉泉水中洗浴的。如今这个墩子已被人承包,苹果、山楂、柿子、枣、杏、李子等山果遍布,假如是在秋季,五颜六色,十分可爱。
九女墩大都土壤不厚,梯田稀少,树木多为侧柏、洋槐,但也稀稀落落,还是酸枣、荆条之类的灌木居多。山上产沂蒙全蝎,土鳖等,另有远志、丹参等中药材。http://s15/middle/4aba1c40hb75234acc7fe&690
(青莱高速在此处有隧洞。除于彦国兄摄的火云洞之外,其余均为我在2012年1月23日拍摄)
于今,从南边数四五两个墩子之间,青兰高速公路从中经过,隧道贯通马山,显出一派清新景象。古老的九女墩以后也当会焕发出新的容颜。
2011.4.26
附:
中国各处的九女墩
九女墩在中国有多处,最著名的当属位于位于湖北武昌东湖西北湖畔的九女墩。相传1856年,有九名太平天国女战士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在东湖岸边。乡人敬慕她们的义烈,将遗体葬于湖畔。为避免清政府的迫害和摧残,故称墩而不称坟。董必武撰写的《九女墩记》,碑阴和两侧刻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张难先等人题词。董必武在诗中称赞九女“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群众最怜英雄女,口碑传出足千秋”。宋庆龄肯定“她们的反抗,为了人民,她们献出了一切”。何香凝题词为:“鄂中巾帼九英雄,壮烈牺牲后世风。辛亥太平前后起,推翻帝制古今崇。”墩的四周,遍植花树,葱笼茂密,庄严肃穆。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东鲁南台儿庄的东南(实际隶属江苏邳州市,在该市西北)不远处,也有九女墩。传说台儿庄市东南有一个古城,叫梁王城。梁王有九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梁王视她们为掌上明珠,非常疼爱。一天,梁王外出喝酒,就专门告诉女儿们,千万不要到前院的蜂房里去。梁王走后,女儿们禁不住好奇就来到蜂房。房子里空荡荡的,只有那北墙上挂着一个大铜锣和一把锣锤。小九妹总觉得这铜锣好玩,没用分说,“当啷”一声,锣锤落到了铜锣上,这一敲,就听“嗡、嗡、嗡”的响声,一群群蜂子从蜂房里涌了出来,顿时,梁王城上空遮天影日,满是蜂子。九个女孩看到这个情形,个个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吓的跑回了闺房。这群蜂子是梁王为保护家园,防止外人入侵,就专门喂养用来作战的,一声锣响,是出击命令,二声锣响是回巢的命令。当蜂子听到出击的命令,就倾巢而出寻找敌人,蜂王没有听到主人让回巢的命令,越飞越远,从此再也找不到回巢的路了。梁王回来后,一看自己多年精心训练的蜂子全没有了,一气之下,将九个女儿全活埋了。每隔九里路埋一个坟头,把坟子个个都筑成象小山一样大的土墩,这九个象小山一样的土墩,被后人传说是九女墩。至今台儿庄北的杨庄还有一个坟头,据说是传说中的九女墩的一个。
传说毕竟是传说,而事实上,该墓葬群属于春秋晚期的徐国王族,并非梁王。2002年第五期《考古》刊载《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一文,详细记载了这座古墓的形制和出土文物。2009年,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馆也发表了《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这些墓葬群,离台儿庄很近,只不过行政区划隶属江苏邳州。
还有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延陵镇彪塘村也有“九女墩”,据考证,该九女墩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史学家韦昭及其家族的墓葬。延陵韦氏始祖是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韦昭。韦昭(204-280年),撰有《吴书》等著作,因为人刚正不阿,被吴国末帝孙皓杀害,归葬家乡延陵。据家谱记载,韦昭夫妇及儿子韦隆夫妇均葬于九女墩。至北宋年间韦氏家族共有六代人葬于九女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