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视再陷“误读门”,“阿房宫”该咋读?

(2007-09-15 10:26:01)
标签:

人文/历史

 
【大旗社会关注】央视十套《百科探秘》栏目最近在预告新一期节目《阿房宫消失之谜》时,把阿房宫念成“ā fáng gōng”,在网上立刻引起极大的争议,网友指责央视把音读错了,该读“ē páng gōng”。 

        随后,央视的反应也出乎意料,在央视网站上发表了《关于“阿房宫”读音的说明》,认为把“阿(ē)房(páng)宫” 念作“阿(ā)房(fáng)宫”并没有错,并出示依据。孰是孰非,一场“咬文嚼字”的争论在网上展开……
     在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后,央视网站上发表了《关于“阿房宫”读音的说明》:

http://img.daqi.com/upload/2007-09-14/1189756910.gif  依据一:中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曾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和李毓芳教授都把“阿房宫”念作“阿(ā)房(fáng)宫”。

http://img.daqi.com/upload/2007-09-14/1189756910.gif  依据二:现代汉语读音与汉唐以前的读音不一样。现代陕西人的土音中,把‘阿’ 念作‘ē’,但是根据赵元任的调查结果推论,这个土音不一定是秦朝的古音。

正方:仨字念错俩,央视错了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毫不犹豫地表示该读“ēpánggōng”。“阿”(ē)在古代指的是山脚下那些弯弯曲曲的地方,陶渊明有名句“托体同山阿”,此中的“阿”正是这个意思,而如果不读ē,也就无法押韵了。阿房宫建在山脚之下,郝铭鉴认为“阿”读ē是毫无异议的。而“房”通的是“旁”,所以该读páng。郝铭鉴断定,央视“阿”“房”二字均读错了。

    四川师范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长、训诂学教授宋子然】央视是在狡辩。“读错阿字应该道歉,在节目中的读音应该遵守语言标准化,使用大众认可的普通话读音。阿房宫,这三个字中的‘房’是个通假字,是旁边的‘旁’,应该读‘páng’。普通话仍然读‘páng’。大家认可并通行读为ē páng gōng,我觉得央视不应该更改。”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士王晓熊】 “阿(ā)房(fáng)宫”的念法虽然在理论上没有错,但却不是主流读音,关于“ē”的读法有“存古”的现象,就是古音保留的现象,“房”在宋代也就有fáng和páng两个读音了,“有些词的读法是比较保守的,不是说一定要按照现代的读法,不能说读ē páng是古音,它只是一种文化传统。”“阿”除了有央视提到的“那个”和“迎合、偏袒”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斜坡、侧门的楼”。此外,对于《说明》中提到的“青铜器的铭文”,王博士则表示,“青铜器的说法现在还没有定论呢,央视乱引用,只要对自己有用的就都引。” 


反方:属于例外,可通读

    【推广普通话的四川师范大学王教授】阿房宫是指山旁边的宫殿,阿读ē音,房字古音读páng,这种特有用法不能用普通字的音来读。不过,王教授表示也有例外,比如“叶公好龙”中的“叶”字,以前读“shè”,现在也可以读“yè”。

    【辽宁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张杰】 “阿房宫”应该读作“ē fáng  gōng”。“阿房宫”中的“阿”读作“ē”,“房”读作“fáng”,“这是古音,音韵学学者们一代一代讲下来的。”根据语言发展需要,国家汉语规范会对部分字音作出一些调整。

第一步:在“百度百科”的搜索中,我们看到:

阿房宫正确读法

应为[ē páng gōng ],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我们普遍习惯读成[ā fáng gōng],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

 
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查考史书后结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 
    结论: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又都能自圆其说。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第二步:随后,又查阅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版)
 
    词典中,“阿房宫”读作“ē fáng gōng”,并说明,“房”旧读“páng”,今读“fáng”。

第三步:记者采访小学老师:
 
    一位陈姓女教师肯定地表示:“央视‘阿(ā)房(fáng)宫’这个读音肯定读错了,我们在教学时读‘阿房宫’,用的音就是(ē páng gōng),这是普通话中公认的读音。”
[飞舞的火] 两字读音差别,不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问题,央视提出的事实让人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好像自己就不会犯错,非要把黑的说成白的不可。越是如此的强词夺理,作为CCTV的诚信何在,气度何在?
[忘记姓名的人] 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什么不好?干吗狡辩呢?应该读公认的读音
[花样年华] 央视的说明错得更离谱,其中的常识性错误多得不得了。首先《说明》中提到的“现代汉语读音与汉唐以前的读音不一样”就是一句废话,“肯定不一样,否则我们还研究它干吗?这也不用扯上赵元任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