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2015-05-18 08:17:59)
标签:

美食

马山十鲜

无锡

穿山甲1268

旅游

分类: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摄影·撰文  穿山甲1268

 

图1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美食是旅行的一部分,有美景,也有美食,才是完美的旅行。无锡太湖半岛上的马山,就是一个既有自然天成的太湖风光,又有接地气的特色美味的好地方。5月13日,在马山如愿客栈参加了“马山十鲜”品鉴会,集中品尝了马山民间十鲜美味,特别是每道马山土菜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拍摄时间:2015年5月13日

拍摄地点: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旅游度假区,如愿客栈。

交通方式:自驾车

 

  提起马山,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灵山大佛,没错,马山有烟波浩渺的太湖,有中国著名的灵山大佛,当然也是无锡最著名的旅游渡假区。几年来,每年不同季节我都会去马山几次,北京来的亲朋好友也会带他们走走这条无锡最美的湖边公路,时间长了渐渐熟悉了马山,也喜欢上了马山。马山并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山,而是太湖边的一个半岛,听说很早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的太湖水,后来生活在太湖边的渔民围垦有了这块申入水中的陆地。从无锡城里驱车到马山,要经过几段无锡最美的太湖湖边公路,对于喜欢汽车旅行的朋友绝对是超美的享受,第一个就是“十八湾”,第二个是“十里明珠长堤”,第三个是“七里风景画廊”,是不是光听名字就够陶醉的?确实,每次驾车从这些沿湖的S型路段驶过,都会把汽车音响中雅尼音乐开到最大,美丽的风景从车窗划过,美妙的音乐,给你带来极佳的行车享受。

  在这样美妙的环湖公路行驶几十公路就到了太湖边的马山半岛。今天主要是说马山土菜美食,所以多样的马山风光只好以后有时间慢慢介绍了。说实话,去了那么多次马山,只知道马山的湖鲜不错,还有应季的杨梅好吃,还真不知道马山民间的“十鲜”土菜。这次到马山如愿客栈参加“十鲜”品鉴会才知道马山有那么多的好吃的,民间还流传着那么多关于美食的传说故事。

  马山,山水相连,百姓依山水而居,原住民忙时农作,闲时捕鱼,马山十鲜就是来自这些土生土长的原住民的家乡菜,食材来自马山,做法也是来自马山当地民间厨师,所以口味相当纯正。就像马山著名的土菜厨师陈玉祥师傅说的那样:“马山农家土菜选的都是当地新鲜食材,加上原始质朴的烹饪手法和悠远的历史传承,演变成今天独居魅力的马山十鲜土菜......”,我从上午开始的马山十鲜的准备、加工和烹饪,到中午马山十鲜摆到餐桌上一个一个的品尝,整个过程除了品位这舌尖上的马山土菜美味,还深深感受到了马山菜的老故事里包含着浓浓的吴地文化。

  朋友对“马山十鲜”总结了“四性”,我觉得挺对的,第一,食材的本地性,就是就地取材,食材产自马山本地;第二,制作方法的农家性,由马山本地民间厨师打造,注重农家菜的制作特色;第三,传承上的传统性,注重菜肴的历史传承,每个菜品背后都有一段传说故事;第四,菜肴品质的马山性,就是要发源于马山本地的传统菜,要是地地道道的马山菜。

 


图2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沿着太湖,走过美丽的“七里风光堤”,就到了太湖的马山半岛,马山的风景很美,不过今天还是要品尝“马山十鲜”美食,有故事的美食和有故事的风景,对我来说具有同样的极致诱惑。


 

图3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美食品鉴地点放在马山如愿客栈,在这样有文化背景的主题客栈,美食的文化色彩想必会更浓郁。

 

 

图4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上午9点,马山十鲜美食的制作就开始了,第一道菜是“马山十鲜”之煎糍团,加工和烹制就在一个阳光小院里进行。

 

 

图5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图6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煎糍团,这道菜主要是由马山本地著名的民间厨师主勺,这位民间大厨名字叫“陈玉祥”,外号陈百手,大家平常叫他大哥,是土生土长的马山人,厨师干了二十几年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后天的努力还有就是幼年贫困带给他的动力。因为生活困难,他就常常想各种办法加工食材。慢慢的摸清了食材的灵性,才能烧出美味的菜肴。陈大厨外号叫百手是有来历的,有一次客人奇多,根本忙不过来,大家都在抱怨说:就是有一百只手也忙不过来啊!只有他默默的干,硬是顶了下来,大家就给他起了绰号叫陈百手。

 

 

图7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陈玉祥师傅在制作糍团


 

 图8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煎糍团的故事】马山自古就是太湖中的一座孤岛,岛上居民的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必须乘船到陆地上去采购,岛上出产的农副产品等也必须用船运到外地去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船。撑船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每次外出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遇到台风季节时间更长。因此,马山的男子外出办事,妻子就要为他准备充足的食物。为了方便,妻子会把糯米烧成饭,再揉成一个个糍团,放在篮子里带上船。到用餐时间,男子取出妻子做的糍团,放糖放盐都可以,炒一炒马上就可以吃,吃起来香糯可口,既可当主食,也可当小菜,大家都爱吃。

 

 

 

图9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在陈玉祥师傅制作完煎糍团以后,又开始和助手一起进行下一道马山十鲜的制作,现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一边看陈师傅制作美食,一边听他讲马山土菜的故事。

 


图10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在小院里欣赏了陈玉祥师傅的高超手艺以后,我又来到室内的厨房间。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先生在烧豆腐,我问老先生:“这也是马山十鲜?”,老人笑着告诉我:“是啊,这是马山十鲜中的老豆腐,可有讲究了。”,我旁边一个马山本地朋友小声告诉我,他就是马山土菜牛人“丁怀庆”先生。

  丁老先生,今年73岁,马山古竹村人,从小就拜马山本地的大厨为师,勤奋学艺,几十年来,走家串户,为马山各村人家烧喜酒,客少十来桌,客多百来桌,都能拿捏得住。因为手艺精湛,烧的菜肴味正色香,很受马山人的喜欢,尊称“马山第一大厨”。有很多马山家庭,爷爷当年结婚时请丁师傅烧喜酒,爸爸结婚时也请丁师傅上门,等小孙子结婚时还请丁师傅来烧喜酒,其实就是惦念着丁师傅烧出的那纯正的马山土菜味儿。丁师傅带出七八个徒弟,毫无保留传承马山厨艺精髓。

 

 

图11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由马山民间高手丁怀庆老先生亲手烧制的马山十鲜之老豆腐。

 

 

图12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老豆腐的故事】马山老豆腐也叫“孝道菜”。据传,清代马迹山雁门村的徐腾晖,曾为福建福州推官,他是当时马迹山妇孺皆知的孝子。他父亲也在朝中为官多年,积劳成疾,后弃官归乡。还乡后大病缠身,卧床不起。徐腾晖就辞官还乡服侍父亲。为了能让父亲补充营养,徐腾晖经常用石磨黄豆做豆腐给父亲吃。徐腾晖烧豆腐时,先用大火煮熟豆腐,再用小火慢慢煮,并且在豆腐里放了少量的荤油,好让豆腐更入味。他父亲十分菜吃这道豆腐菜。父亲卧床八年,徐腾晖精心服侍八年,乡人都夸徐腾晖是一位大孝子。后来,由于老豆腐的口味十分可口,乡人也都仿做老豆腐,并在马山传开。人们每吃到“马山老豆腐”这道菜,都会想起徐腾晖的孝道,所以也叫“孝菜”。




图13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丁老在第一道“老豆腐”制作好了以后,没有休息,继续做了第二道他拿手的马山十鲜,就是很有名气的马山十鲜之炒蟹糊。最后丁师傅把亲手做的炒蟹糊盛入这个造型别致的螃蟹容器,哈哈,我还没有品尝就已经醉了。

 

【炒蟹(糊)的故事】明朝成化年间有两位清官都是太湖边人,一位马山西钮村的李濬,官任湖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另一位是苏州东山人王鏊,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人称“王宰相”,他俩是知己好友,一直以同乡相称。他俩在朝中任职,看不惯朝廷昏庸,后各自辞官归乡。归隐几年后,一天,王鏊突然坐船过太湖来马山看望李濬,李濬很激动,想好好招待贵客,但找遍了灶房,只找到了一小块猪肉,几个鸭蛋,好在还有一条不错的鱼。李濬就把鱼煮熟去刺,猪肉剁碎,与鸭蛋一些炒,做成一菜。王鏊一尝,菜肴颜色金黄,有一股鲜美的蟹味,顿时赞不绝口。李濬一尝,果然,明明菜里没有蟹却真有很鲜的蟹味儿,那这菜就叫炒蟹吧。后来村民也学着做,因为外观成糊状,又叫炒蟹(糊)。

 

 

图14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海参肉” 

 

【海参肉的故事】南宋时代“七大名医”之一的许叔微,是马山檀溪人,他在朝中任官时和抗金名将韩世忠是知己好友。许叔微因看不惯奸臣秦桧弄权,就早早归隐故里,常年为乡人看病,名声很大。韩世忠也驻守边防,岳飞被害后也辞官归隐苏州。有一天,韩世忠突然出现在许叔微的家里,许叔微见到故友很高兴,就请厨师赶紧烧菜做饭。烧菜师傅就把鱼和肉做成丸子,把干肉皮油炸水发,切成小条块,和猪爪、山笋一起蒸烧。菜做成以后,端到桌上。韩世忠一看,立即对许叔微说道:“老兄,又有海参又有肉,让你破费了。”许叔微一看,也傻了眼,家里没海参,可碗里还真有一条条的海参,他用筷子夹起一尝,原来是肉皮,俩人哈哈大笑,一尝此菜鲜美无比,异口同声的说:“海参肉,好菜!”此菜一直流传至今。

 

 

图15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海参肉的制作

 

 

图16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如意结

 

【如意结的故事】明代,马山内闾村有一位私塾先生叫钱西青,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所教学生个个都能在科举中金榜题名,所以,他在当时的苏州、常州、宜兴一代是有名的“西席”先生,他首创《马迹山志》,为地方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关于“如意结”菜的来历,还与他有关。据说,明代宜兴人杭淮,是钱西青的学生,他在钱家苦读三年,准备进京赶考。钱西青特意备了一桌酒菜为他送行,因为知道杭淮喜欢吃猪小肠,其中有一道是用猪小肠做原料。杭淮一看就十分喜欢,就夹一个品尝,尝后觉得小肠熟而不烂,糟香四溢,味道鲜美。就问钱西青:“先生,这小肠的烧法蛮新鲜,怎么做的?”钱西青答道:“这道叫如意菜。厨师把小肠打了个结,像不像如意结?是想祝你这次进京赶考,称心如意,高中进士。”杭淮听后,十分感动,心中默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不辜负先生的厚望。后来,杭淮真的一举高中进士。这道“如意结”菜肴也因为寓意吉祥而留传至今。

 

 

图17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如意结的加工,其实看上去都是些平常我们都能见到的当地普通食才,但经过师傅之手,就变成了口感极佳的美味。

 

 

图18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扣三丝”,汤色清澈,滑爽鲜香。

 

 

图19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红烧蹄髈”,色泽浓重,酥烂香甜。


图20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清汆鱼”,汤色清澈,口感嫩滑。




图21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老烧鱼”,鲜甜适中,口味醇厚。


图22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糖芋头”,香甜可口。

 


图23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马山十鲜之“扣鸡”,肉质紧密,咸鲜适中。

 

 

图24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经过马山多位民间厨师一上午的精工细作,马山十鲜如数摆到了我们面前,马山这十道菜,就是十件艺术品,看着这些色香味俱佳的马上地方美食,真的不忍心下口。

 


图25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同行的朋友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图26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图27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图28

【无锡】马山土菜,太湖半岛上的“十鲜”美味!

 

  在江南这几年开车去了很多地方,欣赏了无数的江南美景,也品尝了具有“南味”的江南美食,以“太湖三白”为代表的太湖湖鲜、以无锡和苏州为代表的太湖船菜、以陶都宜兴土菜为主的“宜帮菜”......,今天又品尝了无锡太湖半岛上的马山这些有故事的“马山十鲜”,饱了眼福,更饱了口福。对了,这个月是江南枇杷、杨梅和醉李成熟的时候,马山的杨梅那可是相当的有名,您去马山看风景、采摘杨梅的时候,可以顺带品尝一下马山十鲜,听听马山土菜背后的故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虚此行。

 
【小贴士】

一、马山“十鲜”菜谱

1、炒蟹糊                         

2、海参肉                       

3、扣三丝                          

4、清汆鱼                     

5、红烧蹄膀

6、如意结

7、扣鸡

8、老豆腐

9、细笋丝咸汤团、糖芋头、煎糍团

10、老烧鱼

二、马山及周边旅游

1、灵山大佛

2、古村老街:和平村、万丰村等

3、农家乐:禅林山庄、慕湾农家乐、龙头渚农家乐、古竹村农家乐、和平村农家乐、马山农家乐。

4、太湖七里风光堤

5、龙头渚风景区

6、太湖十里明珠长堤

7、太湖十八湾沿途风光

 《守护》千年破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