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实拍:茅山道家祈福仪式全过程
摄影·撰文
穿山甲1268
图1

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道教圣地茅山,在道教36洞天72福地当中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而茅山道院的元符万宁宫,在千年不断的氤氲香火中成为人们朝山进香、祈福安康的必到之处,成为茅山福地之中的福地,就连那座33米高的老子铜像左手中指上天然形成的直径达1米多的蚂蜂窝,历经风吹雨打,完好无损,也暗喻着来茅山的游(香)客会蜂拥而至。我到达茅山元符万宁宫的时候,正好遇到两位妇女在这里举行祈福仪式,一个道长,六个道士,前后半个钟头的光景,让我领略了茅山道教的文化和礼仪,聆听了道乐,观赏了道长率众道士祈福的过程。
拍摄时间:2015年1月10日
拍摄地点:江苏省镇江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大茅峰,元符万宁宫。
拍摄设备:SONY
A7R
茅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句容市境内,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说。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古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那么“茅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将此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除了有自然天成的优美风光,还有精美的道教建筑,就像在北京我们非常熟悉的白云观和雍和宫,茅山也有“三宫五观”,茅山道院的“三宫”是: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和崇禧万寿宫,“五观”有:乾元观、仁佑观、德祐观、玉晨观、白云观。
今天我们去的茅山道院“三宫”之一的元符万宁宫,她坐落在茅山积金峰南腰处,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师刘混康的修炼之地,说起刘混康不得不说说他的神奇的传说。据说宋哲宗在位时,其母孟氏误吞银针,危在旦昔,御医束手无策。茅山宗第25代宗师刘混康闻诏进京,符让太后吞服,太后服后呕吐,针随符出。哲宗龙颜大悦,下令重建刘混康所居道观,赐名元符宫,并赐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四宝,成为茅山的镇山四宝。从此,元符万宁宫在千年不断的氤氲香火中成为人们朝山进香的必到之处,成为福地中的福地。现代人去茅山祈福,也是心想事成,非常之灵验。
图2

这次在茅山看到的道家祈福仪式的地点在茅山道院“三宫”之一的元符万宁宫,这张照片是站在茅山九霄万福宫远眺元符万宁宫。
图3

元符万宁宫矗立的这座老子神像,已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老子神像高达33米,重106吨,是用226块紫铜板焊接而成的。神像为座姿,神态慈祥、端庄、自然、亲切、逼真、手持太极扇,好象正在给我们传经讲道呢。这尊老子神像已载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到目前为止是全世界同类神像中最高最大的。1997年4月28日,老子像竣工验收后,翌日清晨,圣像左手掌中有巨大蜂窝,上面这张照片可以清晰的看到蜂窝,据说蜂窝直径有1米多。黄蜂,在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寓意游客蜂拥而至。而老子像伫立在积金峰,也是寓意聚积金银财宝之峰,后来,有细心的人意外发现积金峰海拔159.8米,“要吾就发”的意思,又是一个好兆头。
图4

在万宁宫参观过程中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曲调缓慢的音乐伴随着鼓声,直觉告诉我那里可能在进行道家祈福活动,于是我就循着鼓乐声找过去,发现大殿里正在进行一场规模不大的祈福仪式。
图5

我进入大殿的时候,祈福仪式应该是开始不久,现场看到2个祈福的女性,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一个年轻一些,还有一个白发上了岁数的老人坐在一旁。主持祈福仪式的是穿红色道袍的道长,两旁有四个身穿黄色道袍的道士和2个穿蓝色道袍的鼓手。
图6

身着红色道袍的道长,祈福时嘴里念叨的什么,我无法听懂,但鼓乐声一直没有停下来。
图7

在祈福现场,我看到了一个细节,一条长凳上摆放着两杯茶水,估计是祈福仪式时间不会太短,中间道长和道士们需要补充饮水。
图8

道长祈福时,嘴里念念有词,他手里拿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内容我没有看清楚。
图9
室内的祈福仪式进行当中,两位妇女一直双手合十专注的站在那里。
图10
道长祈福的时间约摸有5分钟,之后他坐在旁边的长凳上,一个穿黄色道袍的道士开始祈福,他说了些什么我还是没有听懂。
图11

主持祈福仪式的道长,镜头拉近看,模样很英俊。
图12

发现道袍也很精致漂亮
图13

室内的祈福仪式大约进行了半个小时,红袍道长率众道士又来到了室外一座香炉前,进行室外的祈福仪式部分。这时候我才晓得,道家祈福仪式还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呢。
图14

我看到的室外祈福仪式主要是进香,由道长主持,两旁的道士演奏,鼓、叉、竹笛和木鱼等民间乐器一起演奏,第一次听到现场版的道乐,很好听啊。
图15

图16

图17

室外小广场的祈福仪式大约进行了10几分钟,道士们排好队顺序返回大殿,一边走一边演奏着音乐,道长在队伍的最后,两位妇女在旁边也跟着道士的队伍向大殿走去。
图18

结束室外的祈福仪式之后,走回大殿的路上,可以看到道长手持弧形竹板,一脸庄严的表情。近40分钟的道家祈福仪式基本结束了,也许还有其他的过程,但我看到的就是这些,整个祈福仪式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图19

这是在元福万宁宫我看到的另外一处道教祈福活动,这是为一位先生的祈福活动,询问道长得知现场不方便拍照,所以我拍了一张照片后就离开了这里。
上面记录了我在元福万宁宫看到的道家祈福仪式,其实在九霄万福宫,我还看到了很多香客进香祈福的场面。九霄万福宫是茅山道院“三宫”之一,由于她座落在茅山的顶峰,所以又称为顶宫,始建于西汉,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在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这座古老的道观遭受了许多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今天我们看到的是1985年修复的九霄万福宫。
图20

九霄万福宫进香的游人。一般请香后要向四面八方朝拜,寓意各个方位的神都来庇护自己,祈福中,为所有爱你的和你爱的人。
图21

九霄万福宫进香的香客,这间然香的房间,光线很暗,阳光只能从顶窗和墙面狭小的窗户射进来,营造了一种凝重的气氛。
图22

在光线昏暗的香室,看到这位背对着我的老先生,应该是九霄万福宫的道士或工作人员,在带领和指导着香客燃香祈福。
图23
画面右侧是一对儿到九霄万福宫祈福的老年夫妻,我看到他们手挽着进到九霄万福宫,并把带来的一篮子贡品(食物)交给宫内的道士,临走时画面中的这位道士一直把两位老人送到九霄万福宫的门口,从他们交谈中我判断应该是互相熟悉的,两位老人是九霄万福宫的常客。照片的左边是一个年轻的父亲带着小儿子来九霄万福宫进香祈福的,这样祈福的场景在茅山我还看到了很多,茅山真是福地啊。
图24

在元符万宁宫观看了道家祈福仪式之后,准备离开,下行到勉斋道院时,在院内的墙壁上意外发现了这块书法石刻,是康有为所书的“众妙”。康有为喜欢收藏道教书刊,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为其寻找栖息隐居之地,最后选定了道教第一福地的茅山。康有为在茅山期间,曾为各宫观及附近村舍留下大量墨宝真迹。这块石碑为康有为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四月所书,上刻“众妙”二字,字迹清楚,后列姓名及时间,具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与书法价值,属茅山历史文物。
图25

元符万宁宫勉斋道院里的腊梅,在冬日午后阳光的照射下,肆意绽放,暗香浮动,养生仙境福地茅山,洞天福地,问道山水,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优美的道乐,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离开元符万宁宫之前,听工作人员说,茅山道院现在还推出了安排游客住进道观里的体验项目,游客可以每天和茅山道士们一起生活,修行,吃养生餐,体验茅山道教的养生文化,呵呵,这是对道教文化最好的体验式旅游,旅行也是一场修行嘛,这次是没有时间了,下次一定提前安排好时间,在茅山住上一段时间。
最后,借这篇小文,祝愿朋友们,福寿康宁、财源广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