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拍:京郊高大上的现代农业大棚
摄影·撰文 穿山甲1268
图1

随着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连续热播,人们对中国食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吃好,吃的更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那些生产绿色健康营养食材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也引起了普通老百姓的重视。利用五一小长假的时间,我们去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村的北农现代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参观,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农业设施和五花八门的农产品,让我们惊艳不已。
拍摄时间:2014年5月1日
拍摄地点: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村西,北农生态园。
拍摄设备:索尼A7R/NEX7
走进北农生态园,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绿色和盛开的鲜花,整齐的行道树枝繁叶茂,超大的农家乐被绿树环抱,溪水边和缓型的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仿佛置身于花园一般。
第二感觉就是这里面积超大,听生态园的工作人员介绍,生态园占地1000多亩,有热带雨林餐厅,户外垂钓区,有奶牛场,生态养鸡中心,果园,葡萄酒厂,花卉基地,蔬菜大棚和高端菌菇大棚,很多农产品都是可以自助采摘,在生态园门口还有一个销售中心,这里都是自产自销的绿色产品,比如:牛奶、酸奶、鸡蛋、菌菇、蔬菜、水果等,听说很多北京城里的朋友定期开车到这里采购。
因为第一次到北农生态园,所以转的比较仔细,特别是生态园主街正对着的那个写有“TOM兄弟农场”的横幅引起了我的注意,听以前来过的朋友说,TOM农场的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的高科技农业大棚在北京市都是首屈一指的。
我走进了写着“TOM兄弟农场”1号大棚,碰巧遇到了这里的经理,他向我介绍了TOM兄弟农场和他们投资建造的高科技大棚的情况。TOM兄弟农场是盈润农业的一部分,初期是由兄弟两人投资建设,主要是建造培育高档菌菇的大棚,目前建成的菌菇大棚有10余座,建造费用2000万元,也就是说每个大棚基本建设费是20万元,这个费用只是毛坯房的花销,大棚建好后还要进行精装修和添置设备,包括: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的冷库、强弱电系统、储藏转运系统,除了主要的生产性设备以外,这个1号菌菇大棚还专门辟出了200多平米的空间,作为参观和采摘游客提供体验服务的休闲区,以前出现在家居装饰中的东西被用在在农业大棚里,比如我看到了一组产品展示柜,一个有高档橱柜和厨具组成的制作区,一个由布艺沙发和藤制沙发、茶几和实木地板等组成的客户休息区,墙边的条案上还有高档的全自动咖啡机,另外这里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秋千式的摇椅......,这个大棚中的休闲区保守估计造价不会低于1000元/平米,真有点星级酒店的感觉。呵呵,见过不少蔬菜大棚,还真没有见过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农业大棚,在TOM兄弟农场算是开眼了。
具备了如此高档的硬件设施,那么由此而生产的产品又会是什么样?我拉着这里的经理一边走一边了解他们培养菌菇的情况。这个大棚长度有80米,宽度大约20米,中心高度有4米,在长度方向一半的面积是恒温恒湿的冷库,一半面积是常温培养区和储存转运区,经理告诉我,有些菌菇常温培养即可,所以就码放在常温区,象平菇等;有些菌菇需要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就要放置在冷库里,我在冷库里就看到了很多杏鲍菇。
所有的单体蘑菇都是由一个个塑料薄膜包裹,直径在10厘米左右,上部开口,底部封口,塑料薄膜里是生长培养材料,一个这样的菌菇单体客户需要的话,他们可以外卖,一个15元,回家后你可以自行培养,长出的蘑菇有两茬,吃着自己亲手培养的绿色蘑菇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看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菌菇大棚,又听了经理介绍的高端蘑菇,我对他们生产的蘑菇去向产生了兴趣,经理告诉我,现在他们生产的蘑菇数量不大,而且都是高端产品,价格昂贵,所以只定向供应北京的一些高端场所,将来规模大了,产量上去了,迟早会走向百姓的餐桌。
图2
走进北农生态园,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绿色和盛开的鲜花,整齐的行道树枝繁叶茂,超大的农家乐被绿树环抱,溪水边和缓型的山坡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仿佛置身于花园一般。
图3

因为第一次到北农生态园,所以转的比较仔细,特别是生态园主街正对着的那个写有“TOM兄弟农场”的横幅引起了我的注意,听以前来过的朋友说,TOM农场的恒温恒湿自动控制的高科技农业大棚在北京市都是首屈一指的。
图4

这条小马路的两侧都是盈润农业TOM兄弟农场的菌菇大棚
图5
菌菇大棚的入口建筑和坡型受光面。
图6
大棚背面外立面由彩钢板制作的冷库,这个与传统意义上的蔬菜大棚是有很大区别的。
图7
这是目前用于接待参观的TOM兄弟农场1号菌菇大棚,也是我们参观的地方。
图8
大棚进口处是个200多平米的休闲区,这是由高档橱柜围合成的加工区,有点欧式的风格。
图9
这是大棚休闲区里的摇椅,坐在上面和荡秋千似,很有趣。
图10
休闲区与生产区由白色隔断分开,休闲区铺设实木地板,放置了多组柔软的沙发和桌椅,在这里可以喝茶,品尝现磨的咖啡。
图11
大棚里的光线还是有些暗,选择跳跃图案和色彩的沙发面料还是能够调节一下环境的情趣。
图12
大棚里这组展示柜上,放置的都是TOM兄弟农场的产品,其中冰柿很有名,这种冰柿猛一看包装有点像冰激凌,冰箱储藏,口感很好,15元一个。
图13
从大棚的休闲区我们走到大棚的生产区,平整的水泥地面,大棚的南边是常温生产区,北面是保温彩钢板制作的恒温恒湿的冷库。
图14

看到大棚里还有紧张工作的人员,五一劳动节,大家都放假了,他们还在劳动,问候一下。
图15

整齐码放的菌菇培养棒,看上去有一种韵律感,很美。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干活的工人告诉我,你早点来还能看到不少长出蘑菇的样子,今天一大早儿就有不少城里人来这里采摘过了。
图20

图21
参观完大棚常温培养菌菇以后,我很想去冷库里边去看看,因为冷库是恒温恒湿的,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于是我试探的问了一声经理,没想到经理爽快的答应了,为我打开了2号冷库的门,刚走进冷库,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让人觉得阵阵凉意。
这间冷库大约有50多平米,主要培养杏鲍菇。金属网格架上塞满了菌菇棒,以前见过杏鲍菇,那都是一个或者二个,眼下这么多充满生机的杏鲍菇齐刷刷的挺拔在我面前,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看完2号冷库,我又来到了3号冷库,发现这里还有瓶装的培养体。
图26
和已经开口的菌菇棒
图27
以前对蘑菇很偏爱,特别喜欢老妈做的炒蘑菇,吃不够啊,但怎么都没有想到生产蘑菇还有这么高档的大棚,蘑菇家族中还有这么高端的产品,蘑菇的培养过程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门道,今天在TOM兄弟农场菌菇大棚真是开了眼,套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图28
离开TOM兄弟农场菌菇大棚前,我向这位节日里还在工作的大哥问候,聊天中我得知他来自东北辽宁盘锦,和我老乡,老乡告诉我,在这里干活的工人也大部分来自东北辽宁,工作生活在农庄很开心,收入也不错,我告诉老乡,我第一次来这个农场,感觉很不错,今天又认识了东北老乡,以后更要常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