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俄罗斯民俗村
路线:呼仑贝尔--俄尔古纳-恩河
里程:350公里
从呼仑贝尔到额尔古纳350公里路程全部是柏油公路,路况很好,车辆不多,所以晚上10点半我们到达额尔古纳市。
这个城市有额尔古纳河、恩河俄罗斯民俗村和全国有名的湿地。
额尔古纳是一条充满母爱的古老的天河,哺育了世世代代从她身边走过童年的民族,顺着额尔古纳河昭示的历史脉络,每一个人都能从蒙古民族发祥地达到更加深远的历史空间,都能从额尔古纳美丽的身影看到多民族发祥地共同的符号,额尔古纳河把人们从草原带向森林,从现代文明带向蒙古人的发祥地,从喧嚣的城市带向静谧的山庄,这是人类寻找远古记忆的回归之路,也是人类为了未来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灵洗礼之路。这里曾经是人类走出森林走向文明的起始点,也曾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出发点,还将是人类社会重返自然的回归点……。
联系好旅店后,才吃晚饭。住宿10元/人,房间里有三张单人床,床上的被褥并没有换洗,霉味很重,有卫生间,但没有水,有电视和沙发,车停在暖库里一晚上要20元,够黑的。V~A;Xr
次日我们早早的收拾停当就出发了。天空下着沥沥小雨,车很少,路边成群的牛羊伴着我们一路轻松愉快,不到一小时的光景就来到了恩和。下道进入土路,通过一个高大的牌楼,我们进入了这个俄罗斯民族乡。
令人神往的恩和风景区内,黄皮肤男人的智慧和蓝眼睛女人的热情造就了中国最北端的魅力名镇,也成就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范例。
恩和是俄罗斯民族乡.全部人口1000人左右,
俄罗斯人过去的住房都是木制的“木头垛”,现在额尔古纳市百年前的俄罗斯民居已由当地政府加以保护,从这些“民居”中人们会感受到中俄两国百年间的友好往来。我们把车停在村口,冒着小雨步行进入村里,看到一栋栋木格楞的房子,房檐下堆满一截截原木。恩和村外有条小河静静的流淌,横跨小河是一座古朴的石桥,桥头石墩上刻着“恩和桥”,两岸扑满绿草,白桦林延伸到山脚,几头奶牛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天空慷慨的挥洒着她的雨丝,河边一桩桩木格楞的房子和木栅栏也呈现出诱人的饱和色.宁静,温馨,悠闲.(^
进入额尔古纳,路边的风光显现出湿地风光的特点
民俗村的大牌楼

穿山甲与民俗村里的一家人合影
家里的摆设

离开民俗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