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甘堡藏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甘堡藏寨位于国道317路旁,距成都市192公里,距理县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
甘堡藏寨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背负绵绵青山,面临千古沱水,景色秀美。
甘堡藏寨,眼底全是石头的奇观。甘堡藏寨的民居、官寨全为石头建筑,却与羌区和其他藏区取材有别。
甘堡藏寨居于坡地,无山石可采,故多取杂谷脑河中鹅卵石和巨型石包为材。古时常用火攻之法使巨石爆裂,近现代则用铁铸工具将石头化整为零,切割为被当地人称为 石墩子 的长方形条石,用于修造房屋。在甘堡藏寨,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拿手好戏,无需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目力,如同信手拈来,由他们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
甘堡藏寨无论在地理位置、藏寨规模、历史文化上都比嘉绒地区其他藏寨略胜一筹,堪称 嘉绒藏区第一寨 。
甘堡藏寨风光
据当地的人介绍,春秋战国至晋朝属维洲属地,阿坝是羌人游牧区之一,南北朝时期属吐谷浑国。
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派大兵压境,在松洲(即今松潘县)一带发生激战,占领了该地区,当时甘堡一带是两兵激战争夺的地方。
而后,西藏内部发生四分五裂,大部分藏人没有回西藏而留了下来,与羌人融合比邻而居世代繁衍,成为嘉绒藏族。
明代推行土司制,甘堡属杂谷脑土司领地。
清朝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将杂谷土司属地设五国军守备,甘堡设苟桑二员守备,其中桑式守备衙门主体至今保留完整。
甘堡藏寨是五县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嘉绒藏寨,甘堡藏寨整个村寨无不体现嘉绒人精湛的技艺,进村入户路、户间路、环寨路全部硬化,特有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以及屯兵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石头文化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休闲度假。
2008年5.12大地震,让甘堡藏寨毁于一旦。2009年3月5日,理县甘堡藏寨举行了"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甘堡藏寨委托重建仪式",标志着甘堡藏寨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历时二年多的重建后。如今,千年古藏寨基本全面恢复原貌。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