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万科新总部采用了很多环保节能技术,被称为“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正在申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布的LEED铂金级标准认证,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 设计。此人曾设计过北京“当代·MOMA”,一直想去看看,今天天气不错,动身前往。
大梅沙地处深圳市盐田区大鹏湾畔,北靠梧桐山山脊,南依大鹏湾海域,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四周为崎头岭、上坪水库集水区、菠萝山和正角嘴所环抱。三面青山环绕,被近1000公顷的天然森林包围,1800米的长沙滩,一派浓郁的亚热带海滨风光。
万科中心则被大梅沙内湖公园环抱,南侧距大梅沙海滨公园约1公里。占地面积61,729.7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
到了大梅沙,万科中心就在路边,说明来意,接待中心保安答曰并不对外开放,但不妨碍自己随意看看。走走停停,拍照、思考,感觉很自由。那些覆盖在建筑外表的有楔形孔的铝合金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草坡上的通风通光孔望下去则是车库。过了一会儿一保安突然骑车过来又有礼貌的说:安排了工作人员带你们参观吧!好事,正求之不得。自己看看毕竟有些不得要领。来到接待中心,还有一位从广州来的做建筑的朋友,一共三人(普通市民且未预约),万科安排了一名穿红色套装的小姐带领我们参观。
介绍从脚下的路开始,采用渗水铺装路面(砖石)以加强雨水渗透,种植本地树种。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并蓄积在水景池内,回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的损失。将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
遮阳系统:设计在采用通常使用的低辐射、高透光玻璃的同时,亦配以创新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外遮阳系统(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该系统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其开启的范围0—90度,达到理想的遮阳效果,在深圳,乃至全国首次用于使用自动调节的外这样系统于大型办公楼宇。
高效节能的系统也是节能的手段之一:蓄冰空调技术是让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负荷及电费低谷期进行制冰,在白天负荷高峰时候释放出来。达到峰谷负荷的转移,节省能源成本的同时,也对减轻国家电力系统负荷作贡献。地板送风系统是利用地板下低压风管把冷风送到风口,送风温度较常规送风温度高2-4度,提高了通风效率,增加室内空气素质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能耗。
而可调节地板送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个人的需求调整送风的温度和速度,提供优质的个人微环境;几乎所有的常用空间均使用日光照明,提升人员工作效率;所有常用空间都可以有开阔的视野,可以尽情的边工作边享受外面的美景。
参观完毕,确实比较切身感受到万科建筑对人和自然的尊重。此建筑如万科倡导的阳光机制和文化一样,给人留下阳光印象。
透明的岗亭,上为漏斗形,似乎可以收集雨水
奇怪的万科中心,我倒觉得有些像机场的候机中心
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
建筑局部
水景
楼底涂成红、橙红、黄、蓝四色,代表四个功能分区,黄色是万科办公楼,红色和橙红是酒店商业等,蓝色是写字楼
外挂
建筑外透明的钢结构楼道透出绿意,与万科一直倡导的透明、阳光的企业文化倒是一脉相承
草坡下是车库
花岗岩广场
中心书城的大阶梯和泳池?
万科号起飞的候机楼?
地下部分的透光孔
透光孔,上面是一个水池
延续整个建筑外形的电梯间装饰,一楼
其他楼层电梯间
展览厅
可根据个人喜好条件的地下出风的空调
成都MOMA的模型
北京当代MOMA
建筑材料展示
万科中心模型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桌凳均采用竹子制造,更环保
下为“领结”区域,即白领,万科员工休息区,可看书
透过玻璃的真相
茶水间
楼道
万科的食堂,餐桌也摆成建筑形状
食堂另一面
万科菜谱
员工摄影展
未装修好的办公区
休息区域
健身房
俯瞰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水池下的区域
公共空间
不用水的小便池
太阳能的节水水龙头
万科总部回眸
The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