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心里有个框
(2023-03-03 07:47:47)分类: 胡言乱语【原创】 |
是不是心里有个框
随着放开了,抱怨也多了。动不动就是“天价”,动不动就说“被宰”,似乎成为了时尚。哪个地方没有点这这那那被爆料,真就让不远迢迢的访者心有不甘、恍虚此行。也去过不少地方,也没碰上过什么天价宰客,看来还是不够“幸运”。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消费框框存在,不少人也喜欢用这个框框来比较。这样的比较是否真的就那么公平,这样的框框是否就那么客观反映现实,至少可以的以为是,这个框框确实幻化出了不是天价的天价,没有宰客的宰客。那就有必要质疑一下这个框框的公允与可信了。
地域不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品质不同,价格不同。环境不同,价格不同。服务不同,价格不同。拿着县城的价格去比较一线城市的价格,拿着居家平常的价格去比较旅游景点的价格,拿着自己心里估摸的价格去比较现实消费的价格,拿着饱腹为念的价格去比较享受服务的价格,别说吐槽者,谁都会直面价差的存在,谁都会相信价格的不同。问题在于这样的价格差存在是否是合理的,心里的那个框框是否出现了偏颇。
你可以不接受,你可以放弃这样的消费,这很正常。你接受这样的消费,却不接受这样的价格,那就不正常了。用低消费区的价格心理去抱怨高消费区的价格体验,那就更不正常了。为了面子导致超出预期的消费发生,享受了服务,而又异议价格,那就太不正常了。从不否认天价的存在,也不觉得都是良心商家,但是从可见的抱怨中也不认为都是刻意的天价作孽,面子消费、糊涂消费也难逃其咎。既然视为天价为什么还要消费,既然觉得可以消费又为什么还要抱怨价高,想来应该是事前和事后的心态不同,得了面子和花了银子的感受不同吧。银两掏出去了,自己有些后悔了。
真要是遇到了记花账、瞒价格、次充好,该曝光曝光,该整治整治。但若是自己不理性消费、好面子消费、不冷静消费,那是不是也该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而不是只是用抱怨来掩饰自己的虚荣作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