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忆里的小人书

(2022-09-06 06:39:18)
分类: 胡言乱语【原创】

儿忆里的小人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因为父亲去了干校,所以只能和妹妹把当时母亲的工作单位309当做新家。除了上幼儿园,吃食堂这些流程化的生活以外,因为人生地不熟,主要的活动空间就局限在十几平米的室内,相伴的只有收音机和小人书。

此后因为母亲要去青海招兵照顾不了我们,又把我们兄妹俩送回了安徽老家呆了大约一年。那个时候,第一次去农村的兴奋劲儿使我们忘记了远离父母的孤独,冲淡了远离北京的不适。在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照料下,日子无忧无虑。又或许是来自北京的原因,庄子里的人也喜欢很客气的带着我们玩,现在想想也算是度过了一段快乐充实的时光。不用上学,也没有幼儿园,每天到处疯跑,小人书似乎也可有可无地短暂地离开了我们。

再往后,和父母去四川梓潼九院稳定了几年。在那个大山环抱的密闭世界里,出门是山,除了赶场,很少能够有和当地人有沟通的机会。所以满眼的山,还有宿舍区外面的稻田和不远的一条溪水,再就是翻过一座山后缓缓流淌的梓潼江便是和玩伴们打发时间的快乐去处。毕竟因为父母的叮嘱,这些地方也只能是偶尔的去玩耍,更多的时间还是待在家里,看着自家养的鸡,捡着不时下的蛋,还有几乎是唯一的精神食粮小人书相伴。记得当时父亲出差回来,总会给我们买上多则十几本,少则五六本的小人书,每至此时,便是我们最最兴奋地时刻。一来二去,积攒下来少说也有几百本的数量。内容主要是革命故事和样板戏,印象里历史故事题材很少,更没有四大名著,原因和我同龄的都懂。不少玩伴会将喜欢的小人书拿回家看,有借有还,也是其乐融融。

再回到北京,已是小学生。上学、作业、不时的大字报,课余和同学在各家串,暑假里还有院里组织的夏令营,交往圈子的多样化和扩大,小人书已经不再是生活里的不可或缺,开始淡出。因为那时大伯家里生活还有些紧,过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寄一些衣服和小人书给他们。没有多久,曾经的几百本也就所剩无几了。而我的读物也从小人书转向了各种书籍,每次搬家,最多的是书,最头疼的是书,最不愿舍弃的还是书。

每个时代的儿时记忆都会有着每个时代的烙印。当时那个年代的小人书,现在这个时代的电子用品,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足迹,同时也会留下那个时代的记忆。如今也会在一些地方看到有小人书,但是已经找不到那份感情的寄托和直面的喜悦,毕竟已经时过境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滂沱秋浓
后一篇:八月白露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