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可慌的?
(2022-04-26 05:36:03)分类: 胡言乱语【原创】 |
有什么可慌的?
核酸网点增加,正常,毕竟现在不确定的隐患确实存在,这是动态清零的前提必然。大量购囤行为,没必要,个人坚信某个城市发生的不堪状况不会在北京出现,过度抢购只会给自己带来不便与浪费。
即便前天晚上就得到有超市货架空空的消息,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动过去跟风的念头。一来不相信北京的商品供应链会那么脆弱,二来不认为这座城市的防疫硬度会那么的不值得信任,另外面对气候的升温也实在是在不利于蔬菜的贮存,因此还是把家里的生活储备保持在平常的水平上。
百闻不如一见。昨天早上送完优点上学,顺便去早市转了转,菜品种类丰富依旧,价格没有明显变化,尽管市场人数似乎比往常感觉多了一些,但是不管不顾的疯抢潮确实没有看到,只是目睹在肉类和蛋品的摊位前待购的人相对的多一点而已。接着查看了一下常用的网购超市,确实不少超市给出了停止接单或者预约名额已满的提示,显然处于无货或者补货中的状态,这也印证了网间的传言,不过还是没有去大型超市凑热闹的打算。接近下班时刻又去了家门口的一个社区生鲜超市,虽然菜品的量与质不如平时丰富可选,但还不至于无菜可购,而且眼瞅着商家正在补货,满足日常不用担心,只是所有的肉类摊位基本上已经空空如也了,而其他商品依旧琳琅充足。
有人说,这是因为耽虑出现前一段某城市里出现的商品短缺,怕因为缺货或者高价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我倒是想让诸位平静一下过度紧张的心绪,想想过去再面对未来。三年来,个人感觉商品采购相对不便的时段应该是20年的春末夏初,也是在那个时候社区的采购群出现了,以求缓解采购日常所需的不便。那时其实也不是真的商品不足短缺,起码农贸市场和网上还是能够采购到各种商品,只要能出行、能下单,生活无虞。不便的缘由只不过是当时出于对疫情控制的谨慎,不少小区采取了限制出行的措施而已。此后,不管北京疫情是否反复,但是在供应上没有体验到丝毫的短缺和不便,这是现实吧。那么现在又有什么必要拿别人的失误来自己吓唬自己,无谓地过度抢购,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也只能无语了。
坦率地讲,参考到当下物流的现状,缩短了猫粮和猫砂的采购周期,适当多囤了一些。不是担心买不到,而是害怕不赶趟,仅此而已。至于其它的商品,起码现在为止还没有涨价、缺货的忌惮,早市的菜品比超市新鲜,社区的网点比超市便捷,既然这两个选择都还能保证正常的采购需求,您担心什么,又害怕什么。反正俺是不会跟这个风,既然有新鲜菜,为什么还要去为了克服贮存、面对浪费而萦绕遗憾,实在没那个必要。别人爱怎么抢就怎么抢,咱管不了,还是每天吃新鲜的,相信不会失望,因为这里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