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星辰大海
(2020-04-24 08:18:13)拥抱星辰大海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50年前今天的21时35分,在酒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拉开了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在太多的欣喜和振奋中伴随着中国航天的辉煌一路走来,当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到来的时候,最最期待的就是即将公布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及标识,这无疑标志着从未停下的探索外太空的脚步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也应和了今年航天日的主题“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
也许是太过关注疫情的发展了吧,没有多少人在意嫦娥二号在16日20时57分和17日13时24分受光照自主召唤,按时复工,进入了第十七个月昼工作期。已经在月表安然度过477个地球日的月兔二号打破了前苏联月球一号322天的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历史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探测器,尤其是在上个工作期经历月背存活400天、累计行驶里程400米的双四百突破之后,这个可爱的玉兔还会带来哪些惊喜,让人拭目以待。
月球上已经留下了中国的足迹,那么什么时候在遥远的深空探索中能够出现中国的身影,现在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期待。虽然中国航天从未放下开拓的努力,可是道路的坎坷还是使人对那来之不易的未来更加地憧憬与期盼。回眸中国火星计划,从2009年萤火一号的发射开始,2014年火星探测环绕器和火星车问世。2016年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2019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亮相,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的悬停、避障、缓降过程,对设计的正确性进行了综合认证。2020年3月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完成,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之间接口的匹配性和一致性。所有的循序推进,都是建立在扎实坚实的基础之上,都是构筑在科学严谨的自信之中,一切的不懈,就是为了2020的发射一刻与未来火星着陆的一瞬,想来那一定又是一个幸福弥漫华夏大地的时刻。
航天的道路很漫长,注定从昨天走来,还要向明天奔去。它承载了五千年的梦想,寄托了十四亿人的期望,释放着蓝色星球的探索,揭开着浩瀚星空的奥秘。跟随着中国航天的脚步,尽情享受拥抱星辰大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