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工上市能否再度引发大波动

(2009-12-16 08:12:26)
标签:

布瑞

财经

股票

经济

市场

分类: 股市解析

周二大盘正如预期所料,低开之后继续呈现的缩量窄幅震荡走势,其中在攻击10日均线受阻后,再度震荡向下试探5日、20日均线支撑,除了尾盘收于全天次低之外,总体上午与下午的走势表现较为类似。盘中热点一反昙花一现的“二八”行情,仍然以中小市值的个股行情为主,并且由于银行、地产、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钢铁等权重板块继续维持震荡整理的格局,导致当天多方依然无法组织起有力度的攻势,这也使市场谨慎观望的气氛愈加浓厚。

 

如同布瑞在周一所分析的那样,由于短线非权重股有进一步调整的要求,加上权重股勉强冲高后,消耗了大量珍贵的做多动能,导致短线市场分歧再度加大。而伴随着成交量的不断萎缩,短线市场的整体活跃度还会快速下降,即仍会展开震荡回探寻求支撑的走势。

 

目前大盘仍处于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一方面,由于临近年终岁末,加上大扩容和再融资的现实,市场始终未能摆脱资金面和技术面的困扰和压制,多方无力维持反弹向上的走势;另一方面,尽管市场比较谨慎,但仍然在某些“创新高”和“跨年度”的舆论引导下,不敢大肆做空发泄。这也是近期连续多日以来,日K线均呈现缩量脉冲式波动特征的真正内因。但布瑞以为,这种暂时性的短线平衡,将有望会在今天开始再将被打破,即中国重工的上市和创业板第二批新股集中申购,将导致短线市场面临方向性的选择。而一旦选择方向,短期股指都将出现快速和较大幅度的波动。

 

从技术上研判,周二股指如期展开低开之后的震荡回调,从其运行在短期均线上下波动的表现看,市场震荡等待突破方向的弱势特征非常明显。对此,布瑞认为:只要今天股指再探守稳于3250点支撑,则市场在盘中震荡后,还将有再度延续这种弱势横盘状态到下周初,短线调整的结构将会变得较为复杂,否则短线市场即将选择大幅波动方向。对于多空双方的投资者而言,一旦大盘出现快速的大幅波动,要及时做好操作上的应对,即低吸?观望?或是杀跌。

 

布瑞感觉,目前有许多朋友似乎还是急于抄底买入,但是目前大盘调整只是在第一阶段,还不到中线建仓的时候,所以如果没有把握的话不要随便抄底。调整行情中要冷静,高手们的短线抄底行为,同样要把握好获利离场的时机,不要追高、只须杀跌。

 

布瑞对中小散户有两个建议:1、基民要尽量在市值较好的位置上,赎回手里的基金,在目前的相对高位上,要及时兑现今年的收益;2、股民要对于风景美丽的大盘股指诱惑保持冷静,小心在相对高位上越冬,调整之后再战又有何妨。高手是在波动中赚取差价,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玩过山车。

 

小贴士:阴跌又称盘跌,主要是以较小波动的逐级下跌为主,体现在K线上,每天的K线都实体较小,期间或许夹杂着小阳线,伴随着成交量的不断缩减。阴跌由于跌幅小,往往期间也很是亮丽迷惑,所以不容易注意止损,但由于之后的累计跌幅巨大,最终将被“钝刀子”所杀。

 

如果说前期市场的放量大阳大阴走势,是调整开始的初期,那么在急跌缩量反抽之后,调整就进入了中期阶段,而目前是一个缩量阴跌的时期,那么我们只能是等待~等待~还是等待,等待一个超长大阴出现之后,才会产生一个抢反弹的空间。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市场的调整只是刚刚开始,美股将考验9800-9500点、港股是20000-19000点、A股是3180-2990点支撑,所以不要在盘中轻易抢反弹。耐心一下,鱼尾行情里做不好,是很容易将全年已有的收益都损失掉的。切记

 

由于近期大盘走势比较敏感,短线内缺乏方向,所以我不建议这时候再参与短线交易了,不如等大盘给出方向后(或冲上3361点并站稳,或急跌到3180-3190点区间)再决定是否继续交易了。而对于中长线操作的朋友来说,还是坚持观望的稳健操作判断,这里不再重复说了。目前大盘到了选择方向的时候了,在方向未明朗前还是持观望态度比较合适,现在继续上冲不过是几十点,但下行的风险是几百点,从赌博的角度看都不能参与了,因为持币观望是没有风险的。

 

股市中的烦恼每个人每天都会有,看看布瑞在2008年写的《股道难》一文吧,权当休息中的反思。

 

虽然布瑞近日一直在看空,但不代表我就中期做空,只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好仓位,波段操作而已。请参考布瑞在(2009-09-14)写的中期性分析文章《在经济数据中寻找股市估值高度》,再结合目前盘面走势想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