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股票做庄的全过程(三)
(2008-09-20 15:53:09)
标签:
抗震救灾中国经济股票技术实战理财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杂谈休闲财经 |
分类: 投资技巧 |
三、派发出货
出货前舆论先行,用消息把这个股票再次炒热。在媒体上该股露脸的次数越来越多,可能还会有连续报道、专题访问、价值分析之类的东西,市场传闻也开始越来越明确和诱人,股价走势开始配合走高,给投资人的感觉是可以买入,即便被套住也不怕,后面还有什么什么。股价在小幅度波动,成交量开始放大,主力悄悄地出货了。
主力对出货的心态是矛盾的,既很想把钱实实在在地拿到手,又舍不得丢了摇钱树,尤其是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博傻品种。我们或许觉得做庄很神气,其实主力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吸纳,慢慢画线,察言观色,主力天天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我要怎样怎样",那时真有点阿Q精神。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做庄的资金来源不是问题,有钱没处花和不敢花是大难题。从进庄到炒高一个股票费了主力极大的心血,不愿轻易撤退,况且拿了一大把钱再重新入庄是很困难的,现在看得上的炒作品种基本都已有主力,一个萝卜一个坑全占满了。
大多数主力选择部分出货的策略,即成本回收法,还掉该还的,分掉要分的,剩下的筹码是白赚的,按照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庄股的出货量即资金回笼量,大概是涨幅的倒数倍略多一点。所以有些涨幅惊人的庄股已经不需要很大的出货空间和出货量。
出消息出货的手法已经有点过时了,也太露骨了,大家跑得比兔子还快,哪里还有主力的份,只有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这么做。主力顾忌到监管力度和大众呼声,这种手法已经很收敛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逆消息操作没有以前那么灵验了。出消息后股价创新高是最好的麻痹投资人的方法,对各方面都能有交待。在第三大浪的第5小浪创新高后出货是现在的常用手法。
现在还有一种正在逐步扩散的主力利用消息的趋势,就是利用消息震仓,既然大家都认为出消息是出货的标志,那么主力就反向利用消息来达到震仓的目的。判断主力是否出货,关键是要判明主力的成本和持仓量,这其实不很困难,仔细研究观察过去的K线,特别是60分钟K线,知道大概范围就可以了。
主力出货关键是要稳住接入筹码的人,刚开始时不会砸盘太狠,慢慢的少量抛,一般在开始出货的第一天可能收出较大成交量的小实体阴阳线,大部分有长上影线,然后就是缩量盘下,接着是小幅度的技术反弹,一些重要的技术位不会马上被打穿,三至四天后六十分钟K线形成明显下降通道,这时总的跌幅在8~15%之间,手法隐蔽的话跌幅会更小,随后会产生一个较有力度的反弹,这是最后的骗线。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把接盘吓得止损和主力抢跑道,给人一种盘整的感觉。这其间主力对接盘的成本位计算得十分精确,一般不给接盘获利出货的机会,但又不会使跟入盘绝望。
有些主力急于离场,那么出货手法就另当别论,会十分凶狠了。反弹骗线之后主力就露出了出货的真面目,也就是构成下跌第三浪。在第三浪被技术分析确认之后,主力的出货量可能已经超过或达到预定目标了,手上的筹码大部分或全部是白赚的,这时的下跌动力主要来自割肉砍骨头的止损杀跌盘和主力的推波助澜。此时的主力能进能退,在对大势判断明确之后,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做无本生意,高抛低吸是最快乐的。恶庄难做,但是做成了就可以“其乐无穷”,有些长庄我们以为是被套了,其实早已是无本生意了。
集团性投机资金做长庄的不多,他们都是限时结帐的,所以必须打压出货清仓为止,这类庄股回调的幅度一般比较大。但是这些股票被重新入庄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这是现成的博傻品种。
(未完待续)
《解析股票做庄的全过程(一)》
附上近期新作《对俄罗斯休克疗法悲剧的反思》,既是给管理层的建议,也是给博友们的提示。
在30分钟K线图上
1、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高抛定式篇》 ,持股等待短线的“逢高减磅”。
2、重点关注权重股板块的动作,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低吸定式篇》,再进行回补。
3、在反弹趋势确立后,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追涨定式篇》,对强势股进行谨慎适度的追涨。4、由于未来行情会比较复杂,如果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还是减少操作或者选择持股观望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