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股票做庄的全过程(二)
(2008-09-14 15:43:16)
标签:
抗震救灾中国经济股票技术实战理财感悟随笔谈天说地杂谈休闲财经 |
分类: 投资技巧 |
二、启动期
现在投资人在盘面上能体会到的五花八门的主力手段开始登台表演,我们就是要争取能够在这个阶段及时介入庄股,如果判断准确的话,我们的成本可以比主力更低,也享受一次坐轿的滋味。
(一)震仓
在建仓股数达到主力的预定目标之后,就要准备启动了。主力对个股在建仓期的筹码收集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有些股价长期在低位匍匐的个股,大量的筹码被深套锁定,浮动筹码数量有限。主力的收集目标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很难完成,有时拉升期收集的数量会远远大于建仓期。
在启动股价前主力还要做最后一件事,就是震仓。震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甩掉那些在建仓期跟入的买家,减轻以后的上升压力。二是为了给方方面面得罪不得的关系户制造一个最后买入的机会。
震仓能否顺利进行还要看大盘当时的趋势,如果正值大盘回调期间,主力可能会故意砸盘,做出图形破位放量下跌的样子,同时也对前一阶段背离的技术指标进行修正,震仓的时间一般很短,大致一~二周左右。成功的主力一次震仓可以使建仓成本下降3~5%。
震仓基本上是股价下跌,如果大盘配合的话,主力会把股价砸到投资人的止损位以下,也就是盘整箱体中位线下方的7~10%,使买家觉得介入该股是个错误而在反弹时出局。过于放肆的砸盘主力也不敢,怕损失筹码拣不回来。这种砸盘的成交量有很大部分主力自己的对倒量,下方的坚定买盘才是真正的主力关系户的抄底盘。如果大家发现身边有人在这种时候下大单买入,就要密切注意了,此单可能是主力的老鼠仓了。
少数主力会让股价先向上小幅度冲一下,然后朝下压,给人的感觉是弱势反弹结束,重新向下寻求支撑,图形上可能会构筑双底,也可能创出新低。
有时大盘正在走好,无法砸盘震仓,有些性急的主力会采用"打桩"的方式,就是在股价四平八稳的时候,突然用大手笔抛盘砸出很长的下影线。这种砸盘经常发生在开市后不久,下面看得见的五档接盘很少时进行。一下子就把事情搞定了,下面所有的关系户篮子都装满了金条。有时是以大成交量在跌停板附近开盘,或在收盘最后一笔时砸下。发生这种情况的股票极大多数立刻上涨,而且短期涨幅不小于20%。这类股票就不用举例了,K线图上多得是。
有时因为建仓量实在太小,主力也会造成股价震荡,出现逐级盘落的走势。至此,我们对主力的意图用纯技术方式分析仍然不能确定。
(二)启动拉升
启动拉升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庄股相互之间也在观望,对同一板块的其他股票的动向十分关注,因为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当,往往事倍功半,出师不利会打乱整个布局方案。
有些主力总是喜欢在大盘指数无所作为时跳出来表演。因为主力十分需要跟风盘的追捧,不能吸引跟风盘就意味着主力要自己举重。在大盘无热点的情况下,使自己成为热点就能吸引大量的短线资金。
另有少数恶庄股专门在大盘跌的时候大涨,大盘走稳之后出货。
大部分的主力总是选择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或即将开始上升的时候启动拉升。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大盘趋势。
庄股从启动到达到目标位需要拉升多次,也就是常说的有几个波段,在每个波段中的主力操作方法是有区别的。
1.拉离建仓成本区
这是第一次拉升,形成上升第一波。在日K线图上表现为股价从长期潜伏的底部突起,在周K线上形成旗杆,价升量增,周成交量一般可以达到前5周平均成交量的5倍以上,这一步是所有的主力都要做的。
由于股价长期低迷股性呆滞,此时在初起的1~2个小时内少有跟风盘,反而上面挂出的抛盘不少,主力所要做的只是连续买入,干掉所有挡路的抛盘。这时的主力是非常可爱的,一往无前,视死如归。
第一波的上升高度在起始阶段投资人是很难预料的,主力对第一波的目标高度很多时候是随机决定的,长期躺底的股票在小荷露出尖尖角的时候,非常容易吸引跟入买盘,在随后的时间内,主力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即当天均价位、30和60分钟超买点、整数位、中长期均线处等等。有时为了放大成交量或吸引市场的注意或显示实力,主力经常用大手笔对敲,即先挂出几千或几万手的卖盘,几分钟后一笔或几笔打掉。
当股价涨幅达到20%左右时,小道消息登台亮相,有关该股的传闻在随后几天里会不绝于耳。这时投资者总是听到相互矛盾的或不确定的消息。信不信由你,股价还在上升,仿佛在告诉你那是千真万确的好消息和赚钱机会。其实消息出笼的时机是受控的,有专门发消息的"主力",这些人就是那些消息灵通人士,主要是和主力小圈子有联系的人。股价启动后主力便暴露在明处了,瞒也瞒不住,索性"合法"地利用这种资源。消息是主力的另一个筹码,主力不会当"解放军",合理地利用消息能够减轻自己的压力,市场是一座金矿,只是看你会不会挖。
一些有长远打算的主力此时开始培养自己的"市场发言人",选择那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又能够广泛扩散消息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被蒙在鼓里的,也可能是心甘情愿的。主力会花代价为这些人树立信誉,给他们足够的准确消息和市场走势配合,他们在外面说涨一定涨,说回调绝对有差价,俨然是一副点石成金的架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还没有到这些人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在股评队伍发证以前,这种事例多如牛毛,相信老股民随口就能说出一大堆"吃错药"的案例。
机构投资者虽然不屑于如此刻意营造消息氛围,但是对合理利用分析人士和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别有一功,人们总结的相反理论就是对大资金操作方式的总结。在拉升的起始阶段培育跟庄赚钱的示范效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种机会,也不失为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道路。有些主力炒作失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太小家子气了,容不得别人在自己手上赚钱。我们常说某股主力太臭,买进后连手续费都很难见到,有些就是小气主力所为,他们要把每一个跟进的人都套住,每天别人买入的价位记得清清楚楚,以后到了买盘的保本位置一定先你一步砸下来。
独庄股和多庄股的第一波拉升高度是有区别的。独庄股很简单,计划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一般都能达到目标,常常还超额完成。脱离成本区的目标价位是从底部上升25~35%,此时主力的持仓量增加了,最多时可能是流通股数的60%以上。多庄股的情况就复杂一些,消耗体力打冲锋的事要轮流上,短期升幅太大说不定会出叛徒,在这种相互牵制的情况下,第一波的幅度会低一点。有时在启动阶段连出天量,股价以很陡的角度上升,这可能是多个主力在抢筹码,以后会逐步调整为独主力,最后的主力的成本价很高,经常成为恶庄或强庄,现在有些个股正在调整成为独庄股。
2.震荡盘整
经过连续拉升之后,主力松了一口气,要想想怎么赚钱,也要想办法对付那些跟风盘了。在进入历史密集成交区之前主力要震一下股价,一般是在离前期密集成交区5~10%的区域做出头部或盘整形态。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前期的买家离场,减少以后随时会出现的不可预料抛盘,二是化解密集成交区的压力,减轻以后的攻击难度。另外,这时投资人对股价将进入调整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主力在这个阶段不大会进行相反操作,反而要培育投资人对该股判断的自信心,为以后给投资人出其不意的迎头痛击作准备。
主力选择的盘整位置,一般是投资人普遍认为需要调整的位置,如前期高点、指标超买点、缺口、颈线位,箱体上沿等等,其实这些位置主力不是冲不过去,主要还是想麻痹投资人的警觉罢了,让你觉得自己很有水平,更是棋高一着,高低点算得很准,对操作该股的信心大增。
在震荡期主力的持仓量增减幅度,主要决定于其后续资金实力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的发展配合,消息满天飞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
投资人在这个阶段介入庄股最容易上当。盘整之后第三浪是主升浪,这是教科书上的理论。如果以教条的方式看,现在这就是主力留给我们的悬念。
从今年的庄股操作趋势看,目前有部分庄股正在第二浪盘整中减仓,同时也应该看到,对有些绝对价位不很高的个股,在这个阶段被换庄的可能也很大,因为这时新庄建仓十分快速。所以部分庄股第三浪迟迟没有发动,但是盘面并不难看,给人的感觉是盘整还没有到位,套住的不想割,外面的还想进去,这种主力能出货最好,出不了再做一把。这种庄股如果突然再次启动创出新高,大势配合时拉高真比赶羊还容易。
3.再次启动
主力资金到位,舆论沸腾,人心思涨的时候,启动第三浪。这个阶段的主力操作方式和拉升期有点相似,只不过根据自己的持仓情况决定拉升的斜率。仓位重的拉升斜率陡峭,仓位轻的平坦些,这时主力所考虑的是要拉出以后的出货空间。由于我们对第三浪的高度和五浪结构十分熟悉,主力根本不用担心没有跟风者,也不需要刻意的制造消息,只要再发扬光大就可以了,前期的消息和想象力将在这个阶段充分消化。主力只需要顺势而为,照教科书做图形就是了,由于筹码被大量锁定,盘面十分轻巧,K线组合流畅无比。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缩量走第三浪的图形。此时主力的心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快,随着股价一分分的走高,主力的帐面值正以几十上百万的速度增长。
主力对该股的操纵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为了表现自己经常玩些逆势走高和顶风作案的把戏。主力此时最害怕的是基本面突变和其他比自己更有优势的个股崛起,使自己在跟风资金面前失宠。随着大盘扩容,个股数量激增和质量优化,使一些原来的长庄股失宠,被迫举重而成为冷门股,为了出货而不得不另出高招,这就属于生产自救范畴了。
此刻主力和上市公司的紧密联系达到了顶峰,主力的大股东身份对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即便主力成不了第一大股东控制整个公司,但要搞出点名堂还是易如翻掌,这其中还有许多道不明说不白的利益纠葛。真正实质性的东西现在可以拍板了,有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突变,有的财务数据大起大落。有的送配股方案定局、有的重大合同签约等等都和主力有关,只要在游戏规则范围内,你做什么我做什么,相互配合默契,谁也奈何不了。所以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某上市公司有什么利好公告或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时,请注意这是主力在和你摊牌,他要准备出货了,不是请你一起来发财。
不看大盘炒个股,及时介入强势股这些操作策略正是主力所期望的,迎合了一些急功近利,不甘寂寞的投资人的心理,无形中为主力提供了融资渠道,也大大增强了主力的炒作激情,庄股越炒越高,欲罢不能,主力乐不思蜀。可以说今年下半年是主力最活跃,收获最丰厚的时期。
现在的证券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离公开、公正、公平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个被操纵和被扭曲的市场,必然是以损害大多数参与者的利益为代价而为少数人谋利益。
证券市场运作的要素是上市公司、资金和信息,资金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资金必然是趋利的,这无可厚非。而信息不对称则充分揭示了市场的畸形程度和一般投资人将要付出的代价,在这种不对称的夹击下,投资人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建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如果上市公司也参与其中玩弄花样,里应外合,再加上舆论媒体报道时机的"巧合",那么我们简直无从谈起,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