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外资阴谋论”可以休矣——兼谈中国股市的民粹风潮

(2007-06-08 23:16:40)
标签:

股市

股票

阴谋

感悟随笔

休闲

理财

谈天说地

民粹

外资

分类: 精帖看板

2005年以来,有关中国股市的种种“外资阴谋论”层出不穷,有的指向美国、日本等“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列强”,有的指向高盛、大摩等“处心积虑想抢中国人的钱”的外资金融机构。总之,中国股市的任何异常波动仿佛都与“外资阴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2006年第四季度到2007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上涨,尤其以工行、中行、人寿等大盘指标股涨势最快,于是各大媒体纷纷炮制“外资操纵指数论”,其大致逻辑如下:以对冲基金、国际投行为主的海外投机势力,通过抬升工行等权重股的方式,尽可能在短期内把指数拉到最高点,等待国家推出股指期货;等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外资一面大量抛售权重股,一面做空股指期货,达到稳赚不赔的效果(也就是所谓“套利”)。以上传闻虽然有些复杂,但是逻辑清楚,貌似有理。
  
  可是,进入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的态度变成了以唱空为主。大摩、瑞信、德意志等重量级投行的研究部门纷纷发布报告或讲话,认为目前中国股市估值过高,下调压力明显,应当注意风险。这显然与“外资操纵指数论”是矛盾的,因为股指期货还没有推出,外资并没有获得“套利”的机会,此时唱空不是太早了吗?于是,中国媒体又制造出了“外资集体踏空论”,即认为外资投行从3000点开始就误判形势,集体出货,导致踏空;看到大盘扶摇直上4000点,好不着急,于是集体唱空,希望中国股民抛售,他们好借机建仓。以上传闻也貌似有理。究竟其真实性几何?
  
  遗憾的是,以上貌似有理的论点,在现实中找不到足够论据支持,反而有一大堆反证。举一个最简单的反证,中国第一批审批的QFII额度只有100亿美元(原先是60亿美元),第二批今年才开始审批,总额也为100亿美元。这两笔资金加起来,不过200亿美元,其中已经审批的不会超过150亿美元。15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不过是工商银行总市值的1/15,沪深两市总市值的1/150而已。而且这些资金不是都投入股市,还有一部分投入了中国的国债和货币市场。仅仅凭借总市值1/150的资金就想控制中国股市,岂不是痴人说梦?
  
  150亿美元对外资金融机构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与大家熟知的不同,真正控制资本市场的不是高盛、大摩这些投资银行,而是它们的客户——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后两者被称为“买方”。全球最大的三个共同基金公司——巴克莱环球投资、道富投资和富达投资,其资产管理总额都超过了1万亿美元;各大投资银行自己的投资机构,虽然规模较小,但资产管理总额一般也在1000亿美元以上。2006年,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前100名对冲基金的平均规模超过10亿美元。150亿美元的中国QFII额度,对这些金融大鳄来讲算的了什么?就算下大力气把中国“唱衰”了,他们又能赚到几个钱?
  
  有人说,中国境内的外资很多,大量是通过地下钱庄、虚假贸易顺差等涌进来的。可是查有实据的究竟有多少呢?就算外资通过地下进入的规模很大,达到了合法QFII额度的2倍,那也不过300亿美元。中国国内的买方机构,其总规模远远大于这个数字。2006年12月首次公开募集的嘉实增长策略基金,第一天就募集了55亿美元的资金;在此前后发行的广发、易方达、上投摩根等著名基金公司的新基金,总共募集规模也超过100亿美元。无论外资规模是150亿美元也好,是300亿或450亿美元也好,恐怕也只能跟国内两三家最大的基金公司相提并论。何况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庄家”——社保基金,其详细资产负债表至今是不予披露的,谁也不知道具体规模多大。在基金之外,各种券商、国有机构、国内私募基金的规模,加起来又岂止150亿美元呢?国内资金如此之大,区区几个海外基金如何扭转大局?
  
  此外,150亿美元的QFII额度也是异常零碎的,其中额度最大的荷兰银行也不过9.25亿美元,在其庞大的金融服务产品线上只是非常小的份额。看看最近因为“唱空中国股市”而被批判的几家海外大投行:瑞士信贷的QFII额度为3.5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是2006年10月才批准的;摩根士丹利的QFII额度为6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是2006年9月才批准的;高盛的QFII额度为3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是2006年9月才批准的;德意志银行的QFII额度为3亿美元,花旗集团为5.5亿美元……即使手中的QFII额度创造100%的利润,不过几亿美元而已!
  
  与此同时,高盛、美林、德意志等海外投行,通过工行、中行上市,就赚到了累计几十亿美元以上的承销费和战略投资收益。迄今为止,海外投行在中国主要赚的是承销费,这块利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益微薄,在中国却还方兴未艾;至于巴克莱环球投资、道富、富达等基金巨头,主要投资的也是香港、新加坡、首尔等“亚太股市”,而非上海股市。归根结底,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乃至亚太区占的份额都是小的,外资看重的是“成长性”,是首先进入的“战略布局”,至于现在就兴风作浪杀鸡取卵,不但困难重重,就算做了也是利润微薄,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人呢。
  
  归根到底,中国的媒体在制造一种“股市民粹主义”风潮——凡是唱空中国股市的,就是与广大人民过不去;与广大人民过不去,就肯定是外资投行的枪手,或者国内庄家的托儿,或者某些不良政府官员的代理人,或者干脆就是疯子、傻子、神经质。至于唱空中国股市究竟用的什么研究方法,采用了哪些理论框架,预测的逻辑是什么,利用了哪些我们没有注意的市场信息,国内媒体是不会理睬的。无论网上网下,一概“杀”声大作,认为唱空中国乃是把中国纳入西方金融殖民地的罪大恶极的举动,必须一概赶尽杀绝。以上逻辑真令人啼笑皆非。
  
  我看过几篇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研究,不是一味唱空,也有看多或看平的;它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无非现金流折现法、市盈率/市净率比较法、资产重置成本法等,都是常用的科学手法;对未来数据的预测,也是非常严谨的,重大数据都要对照专业数据库。当然,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也可能出错,关键是多头要拿出反驳的理由。目前各大媒体看多中国股市的依据,无非“中国经济增长迅速”,“流动性过剩导致后续资金充足”,“中国政府不希望股市垮掉”,“人民币升值对股市有利”等等。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但只能证明中国股市长期看来有投资价值,不能证明现在的股市估值是合理的。欧美证券分析人士都知道,“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因为其股价可能暂时被高估了;同样,“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不等于“好的股市”,因为股市泡沫是可能随时出现,随时消失的。不凭借严谨的定量工具,只把几句空话翻来覆去的吹,是不能吹出个大牛市的。
  
  总而言之,国内股市矛盾重重,监管者、庄家、基金各有各的一本经,又不好互相指责撕破脸(尤其是千万不能撕破监管者的脸),所以只好把矛头指向“外资”,说中国股市的涨涨跌跌,罪魁祸首都是外资。中国股市稳步上升,功劳归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迅速”;中国股市出现泡沫,罪过归于“外资操纵指数”;中国股市突然暴跌,罪过则归于“外资唱空,低位接筹”。反正外资在中国是“黑手党”的代名词,什么“金融战争”“货币战争”“金融亡国论”“外资泡沫论”,把脏水都泼给人家了,我们的监管者、庄家和基金自然可以举起双手,大言不惭:“你们都看到了,股市波动剧烈实在不是我的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